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历史、城市与女性文学
作者: 赵斌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博士论坛   反抗绝望   男性话语   《名作欣赏》   镜观   女性世界   聂尔   男与女   书写历史  
描述: 历史、城市与女性是本期《名作欣赏》较为突出的几个话题。这三个话题,均带着强烈的反思特性,如伍尔夫所说,“总有这样一只蝎子蛰伏着”,逼我们不断地自问、自省。“史记风散文”专栏的特邀作家聂尔先生一开始就直接发问:“历史有什么用?”这与本刊一开始组建专栏的立意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之所以书写历史,反思历史,就是为了以历史之镜观照当今,避免于人类发展的路途上再走弯路,避免那些血淋淋的悲剧、惨剧重新发生。若历史果
媒介建构中女性文学的新境遇——以余秀华事件为例
作者: 郑斯扬   艾闽   来源: 学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米丽   男性话语   《诗刊》   卫慧   女诗人   女性话语   陈染   爱情诗   女性写作   林白  
描述: 2014年10月湖北女诗人余秀华的新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网络上火速蔓延,引发了一场大众热议。无论是在私下场合还是报纸、电视、网络等公众媒介上,余秀华的那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成为大众谈论的焦点。这首诗作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作家沈睿显然把这首诗作理解为一首思想性极高的爱情诗、情爱诗,“我觉得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丽·迪肯森,出奇的
妇女解放的漫漫征途——张洁的女性文学创作
作者: 翟传增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女性追求者   妇女解放   张洁作品   男女平等   中年知识女性   女性文学   祖母绿   性别意识   《方舟》  
描述: 妇女解放的漫漫征途——张洁的女性文学创作
颠覆的纹络——解构男权文化的新时期女性文学
作者: 张丽杰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命   男性话语   男权文化   传统女性形象   陈染   张洁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张辛欣   徐坤  
描述: 颠覆的纹络——解构男权文化的新时期女性文学
一盏洞察女性世界的明灯:重拾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
作者: 纪颖   纪雪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男性话语   中产阶级妇女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女性世界   女权主义   文学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数千年的西方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以男性的视野、观念和标准来审视世界的纯男性的文学史。直到18世纪后期,随着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文坛上由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才终于被打破。此时期英国大批中产阶级妇女
寻找自我的声音:解读《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中的女权主义话语
作者: 刘怡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权力   女权主义话语   女性话语   声音   黑人女性   寻找自我   真正意义   话语权   珍妮  
描述: 黑人女性由于其种族与身份的特殊性,其境遇苦不堪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受被压迫人们压迫的人。在这个以男性话语为主导的男权社会中,女性话语权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她们只能或是以男人的声音说话,或是保持沉默,因此,女性寻找自我声音这一主题已经成为女性文学传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中,赫斯顿通过塑造珍妮这一人物,探寻黑人女性在一个白人意识和男权意识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中寻找自我声音的艰辛历程。本文结合福柯等人有关话语权力的相关理论来探索主人公寻找自我声音的荆棘之路。
“她们”的小说
作者: 李洁非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男性话语   张爱玲   女性主义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写作   个人化叙述   《小城三月》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文学  
描述: “她们”的小说李洁非梳理:叛出“男门”一位西方知识女性曾写道:“我们不知道妇女们的眼光是什么。妇女们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呢?她们是怎样雕刻、塑造和解释世界的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男人们的眼睛看到了什么。”①类似于这样的提问,成为当代世界意识形态有别于...
《觉醒》:追求与否定
作者: 曲美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女主人公   自我意识   艾德娜   女性话语   觉醒   女性自我   丈夫   小说   否定  
描述: 凯特·肖邦的《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艾德娜·庞特里耶有着世人眼中的美满生活。然而在一年的夏天,她遇见了劳伯特·赖勃伦,并与之坠入爱河,随之而来的是她在精神上不同层面的觉醒。整部小说以艾德娜的觉醒为主线,体现了女性对自我的追求。与此同时,另外两位女性角色也不容忽视。她们分别是堪称传统女性典范的阿黛儿·拉提诺和孤身一人的钢琴家芮芝小姐。虽然花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的笔墨不多,但她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并且和女主人公艾德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把自己写进文本——论《月亮·生命·创造》所构建的女性躯体修辞学
作者: 薛南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男性话语   法国女性主义   生命体验   躯体修辞   埃莱娜·西苏   文本   叶梦   女性文学   性别角色  
描述: 把自己写进文本——论《月亮·生命·创造》所构建的女性躯体修辞学
本文叙事与话语意蕴
作者: 李霆鸣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男性话语   叙事策略   文本叙事   身体叙事   女性主义写作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徐小斌  
描述: 本文叙事与话语意蕴李霆鸣90年代的北京文学,以小说创作为主体的女性主义写作,真正开始走进了一种语言的自觉。这种自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男性“菲逻各斯中心”(Phalogocentric)的解构、颠覆与逃离;一是对新的女性特有话语场的寻求与开辟。女性...
< 1 2 3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