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男女平等】搜索到相关结果 388 条
-
民族礼赞 壮女颂歌——壮族作家笔下的壮族女性形象
-
作者:
严毓衡
来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民族
封建社会
男女平等
壮族文学
劳动妇女
壮族妇女
传统美德
女性形象
壮族地区
-
描述:
壮族女性跟各族妇女都有大致一样的生活道路。在封建社会受着旧思想旧意识的束缚,背着沉重的包袱跋涉在人生的道路上。解放后争取了男女平等的权利,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壮族女性有别于其他民族妇女,根据《梁书》、《晋书》等古籍记
-
女性,到底解放了多少——影视传媒中女性形象的文化透析
-
作者:
张华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透析
男女平等
影视
男性中心文化
大众传媒
女性解放
当代女性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电视剧
-
描述:
引言随着社会体制的变迁,商业文化的涌流,都市化进程的加快,性别与性别关系空前复杂化,社会性别活题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当代女性似乎比“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那个时代的女性有着更为灵活、更为多样的选择,而事实上女性所遭遇的现实
-
用女性的眼光看世界 用世界的眼光看女性
-
作者:
徐璧如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世
妇女地位
妇女形象
男女平等
基本国策
阶段性就业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男女两性
性别意识
-
描述: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关注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女性的生存状态,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欢迎仪式上明确宣布:"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且这早已写进
-
东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跨文化比较
-
作者:
严明
樊琪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法国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
跨文化
男女平等
文学创作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
描述:
东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跨文化比较
-
女干部要在改革大潮中自立自强
-
作者:
胡绍生
来源:
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干部
市场经济条件
活动结束
领导艺术
过学习
男女平等
思维能力
自立自强
女性形象
总结经验
-
描述:
女干部要在改革大潮中自立自强
-
清丽、越轨的笔致:论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女性导演的女性意识表达
-
作者:
宋家玲
刘硕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导演
女性作者
中国电影
新世纪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表达
影片
女性形象
创作方式
-
描述:
在倡导男女平等的前提下,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生理及体能方面的不同,有些职业仍然会在性别的选择上有所偏爱和侧重,导演便是其中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虽然女性导演并非屈指可数,但是与男性导演的数量相比依旧属于
-
扬个性的旗帜——网上女性形象漫议
-
作者:
暂无
来源:
互联网周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络时代
会说
空间
男女平等
现实生活
名言
聊天室
女性形象
哈姆雷特
上网
-
描述:
等原因,女性在很多问题上表现的还比较软弱的话,那么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女性将赢得越来越多的发言空间,在网络这样一个天然的男女平等的地方,女性正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可
-
论丁玲的创作及其女权思想的独特品质
-
作者:
欧秀岚
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莎菲
妇女解放
女性人生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者
丁玲
杜晚香
新女性
女权思想
-
描述:
近年来,在丁玲研究领域里,运用女性文学批评方法切入研究客体,十分活跃。这种研究的引入无疑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尤其对于丁玲这样一位以塑造女性形象、表现女性人生见长的女性作家的深入探讨,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让我们多层次、多角度探索丁玲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复杂的思想内涵,也可以促使我们的文学批评方法与世界文学批评思想接轨,从单一性向多样性拓宽,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丰富性,更接近于研究对象——艺术客体的真正本质。 但是,如果仅囿于引进而不消化吸收,陷于与女性文学批评密切相关的,必得同时引进的女权主义之中,把丁玲限定为一个
-
《乔影》:中国古代知识女性的愤懑与呼号
-
作者:
浦汉明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男作家
乔影
女作家
中国古代
封建时代
男女平等
《四声猿》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清人杂剧中,女作家吴藻的《乔影》是一朵奇葩.它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古代知识妇女的怀抱,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轰动,“闻者传钞,一时纸贵”①,令男性作家们发出了“须眉未免儿女肠,巾帼翻多丈夫气”②的赞叹.今天,我们诵读那气势不凡的曲词,仍能感受到封建时代知识女性的脉搏,心灵不能不产生强烈的震颤.吴藻,生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卒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字苹香,号玉岑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她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长成后嫁与商人为妻.在缺少文化气氛的家庭环境中,她却独独喜爱绘画、弹琴、读诗词.经过苦学,
-
女性广告形象的误读及对策
-
作者:
吴卫群
来源:
记者摇篮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男女平等
广告形象
现实生活
女性形象
广告主
误读
媒体广告
男性
性别心理差异
-
描述:
由于受到性别心理差异和社会传统心理的影响,女性广告形象被误读的倾向依然严重存在,这一现象的蔓延,不仅对现实生活中的众多女性朋友形成误导,更不利于构
<
1
2
3
...
11
12
13
...
37
38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