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变形女性形象悲剧溯源
作者: 陈娟   王博   来源: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形女性   悲剧溯源   现代小说  
描述: 变形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古往今来,女性的变形现象都尤为严重,女性的变形悲剧也实在值得深思。文章主要以老舍、张爱玲、凌淑华及林海音的现代小说作品为蓝本,阐述变形女性形象的特征、产生变形悲剧的原因及对其现实社会的启示。同时,也呼吁人们关注女性,并尽早使这一弱势群体远离变形悲剧。
流浪女性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作者: 章新利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浪女性形象   男权话语   独立解放   现代小说  
描述: 从文学史的意义角度反思流浪女性形象,首先要做的是为现代小说观察女性的男权话语祛魅,然后才能深入思考这些流浪女性形象对于现代女性走向独立解放之路的启示。
巴金前期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
作者: 李玲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小说   男性中心意识   巴金   女性形象  
描述: 巴金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小说,常常在价值取向和艺术思维两方面呈现出漠视女性主体性的男性中心意识。在天使型受难女性的形象塑造中,巴金赞美盲目从夫、泯灭女性主体意识的封建妇德;在圣女型革命女性的形象塑造中,巴金把女性抽象化为男性精神拯救过程中没有女性生命实感的革命符码、性别符码。巴金前期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暴露出了中国现代启蒙文学、革命文学在性别观念上现代性不足的致命缺陷。《寒夜》等后期小说中,巴金克服了这一缺陷。
丁玲小说女性生命的具象化描写
作者: 李良   来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小说   丁玲   女性   具象化  
描述: 本文从丁玲小说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论述了丁玲不同创作阶段女性生命性格的类型 :人生感伤中的“叛逆”、革命热情中的“孤傲”与艰苦中成长的“困顿”等。这些类型体现了丁玲现代小说女性的基本具象
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论平路小说之“谜”
作者: 郝誉翔   来源: 东华人文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小说   平路   後现代   女性文学   台湾文学  
描述: 平路小說向來勇於創新實驗,但隱藏在敘事語言下之「舊」-一頻頻回首,凝視時間和記憶的姿態,使得她的小說充滿「解謎」的趣味。故本文首先分析平路早期政治小說中的故鄕/身世之「謎」,而在家國敘述的迷宮中,平路又如何找到「女性」這一把解謎的鑰匙,以女性情愛重寫男權的神話與歷史,打造出一座岐路花園般的寫作國度,並以此完成女性書寫的「傷逝的周期」。平路透過女性視角找到歷史敘述的罅隙,帶領讀者回歸到起始之時那一純粹的原點,也因此她追溯台灣身世之謎,而台灣其實早就陷落在一座充滿岐路的象徵花園中,一往不返。
韩国烬巫祖「바谔丑기」:叙事巫歌蒋서现代小说까지
作者: 暂无 来源: 外国语文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巫俗   钵里公主   现代小说   叙事巫歌   黄皙映   韩国巫祖  
描述: 笔者任教於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韩文象多年,担任韩国民俗学等科目,在教学及研究期间,始终对韩国民间信仰的代表性「巫俗」戚到相当大的兴趣,因此也在韩国进行过田野调查。 韩国的巫祖r l:l}司司7 1 J
乔春雷:《中国现代(1919~1949)小说中的革命女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性   现代小说   出版社   文学形式   中国现代文学   副教授   女性形象   革命文化  
描述: 乔春雷副教授的《中国现代(1919~1949)小说中的革命女性》(九州出版社,2014),以现代小说中的革命女性形象为中心,将女性形象的研究与革命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书写及其文学形式与“革命性”要求的互动与冲突,从而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规律。该书突出革命女性形象这一文学符号的独特含蕴,厘清了新女性、时代女性、革命女性等概念的内涵,重点探讨中国现代小说中革命女性的性别重建和文学想象
女性美的热情礼赞——略评《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初探》
作者: 王建中   来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红研究   女性美   现代小说   学术研究   形象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   个性解放   比较研究   女性形象   初探  
描述: 1.女性,是大地的女儿,人类的母亲。“女人是世界之诗——晶莹、发光、谐和”,“是支配人类命运的尘世之星”(哈尔格累夫语).“人类历史就是女人的历史”(法国谚语)。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女性便没有文学
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女性形象漫议(上)
作者: 谭廷杰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蚀》   现代小说   莎菲   个性解放   爱情   知识分子   家庭   女性形象   漫议   知识女性  
描述: 有人曾讲,没有女性便没有文学。这可能有点夸张。著名女作家冰心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性作者认识自己人生价值的固有思维定式恐怕得到诸多男性作者的认同,大家都热情描写女性,关切妇女的切身问题。的确,在古今中外作家的心灵和文艺作品中,女性形象占据了重要地位。“五四”以来的我国现代小说中,女性,尤其是知识分子女性,数量较多,有的人物形象非常丰满。考察一下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女性形象的嬗变、演进,寻求她们在文学史中渐变的轨迹和参照系统,无疑是很
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女性形象漫议(下)
作者: 谭廷杰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小说   丽嘉   知识妇女   丁玲   丈夫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漫议   知识女性   《韦护》  
描述: 到了三十年代,丁玲的创作有了明显转变。开初,她的小说也曾“陷入恋爱与革命冲突的光赤式的阱里去了”。但不久则超越了这一台阶,呈现出崭新面貌。作为转变的起步,即是她从一九三○年起连续发表的《韦护》、《一九三○年春上海》(一) (二)。如果说,最早的《梦珂》、《莎菲女士日记》、《在暑假中》等是丁玲在一条坎坷小道上,为“五四”高潮后一群知识女性的内心苦闷奔走呼号,那么,一九三○年先后发表的《韦护》,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