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沉睡的凤凰——王熙凤命运的女性学分析与悲剧意义
作者: 陆铭   来源: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意识   性别价值观   性别认知  
描述: 本文基于中国封建父权制的社会背景,用女权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观点对王熙凤的性格和悲剧命运展开动态的分析,说明"女人"的定义及其命运是在性格与后天环境的冲突与互动中形成的。
从父女关系角度解读《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妇女主义思想
作者: 杨树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妇女主义   父女关系   爱丽丝·沃克  
描述: 《父亲的微笑之光》是美国杰出的黑人文学及女性文学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小说中父女关系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父亲和两个女儿从对抗走向和解的历程,探讨爱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女性主义视域下欧美童话中父权制文化语境构建与颠覆
作者: 崔丹   董颖   来源: 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欧美童话   女性主义   性别角色  
描述: 欧美童话以其经典的文学形象与恒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代代读者品读与回味.借助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分析欧美童话中所反映出的父权制文化语境的构建与颠覆以及作家对女性的自我反抗意识的肯定与褒扬,兼论童话对儿童性别角色塑造的影响.
试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姜波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张洁小说   女性意识   寻找与逃离  
描述: 张洁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开路先锋,她用自己独特细腻而又冷峻深刻的笔触揭示那些在事业、生活和爱情上经受考验的女性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展示女性内心创痛与愁苦,从而鲜明地传达出张洁小说中寻找与逃离的女性悲剧意识。
媒介形象与父权规制——论青春家庭剧中都市女性形象的父权制内涵
作者: 苏美妮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形象   青春家庭剧  
描述: 青春家庭剧中的都市女性类型多样,大致有"他者型女性"、"自我型女性"、"依附型女性"三类,每一类女性形象背后都潜藏着"父权制"隐秘而强大的宰制力量。对"他者型女性"的规训体现了父权对女性社会价值
美国动画电影中新兴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父权制   动画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近几年美国好莱坞动画在女性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出颠覆与创新,《疯狂原始人》《勇敢传说》和《冰雪奇缘》三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动画影片,大胆摒弃王子公主般的爱情主题,浓墨重彩依次刻画了在父权制社会背景下个性鲜明
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探究《愤怒的葡萄》的女性形象
作者: 董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描述: 《愤怒的葡萄》出自于现代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之手,发表于1939年,此作品被誉为“改变美国的20本书之一”。《愤怒的葡萄》通常被视为一部反映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问题纪实小说,该书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并且对评价莫衷一是。文章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地该作品进行解读,分别从女性形象中去挖掘《愤怒的葡萄》的主体意蕴。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自然和女性形象
作者: 熊文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描述: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自然和女性形象,可以使我们充分感受到她对自然和女性的关注和同情,更加深切地体会西方"父权制"文化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压迫,有助于引导我们积极建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爱友善、互利互惠的和谐关系。
论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寿静心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作家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中,女主人公都是一些独立于男性的性别群体,她们对父权制文化传统举起的是叛逆的大旗,她们鄙弃传统女性角色中的贞洁娴静、温柔顺从、无私奉献、乐于牺牲等特点,真正
“女性”的在场“女人”的缺席——《白鹿原》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杨一铎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人   白鹿原   女性形象   女性  
描述: 父权制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被区分为屈从、反抗及疯狂等三类。但由于其心理及人格结构的差异,"女性"和"女人"的概念也不完全等同。《白鹿原》虽然涉及到了45位女性形象,却因陈忠实不能超越其文
< 1 2 3 ... 9 10 11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