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挣扎于个性与母性矛盾漩涡中的女性——《雷雨》中蘩漪与侍萍生存困境的再思考
作者: 任娟   来源: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雷雨   个性   母性   侍萍  
描述: 《雷雨》是我国现代文坛上的经典剧作之一。剧作家曹禺以其特有的艺术感受和生活体验,塑造了两个极具个性的女性形象——侍萍和蘩漪,并在戏剧冲突中揭示了个性与母性在女性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雷雨》中寄寓着曹禺对20世纪初的中国女性及其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审视。
霍桑笔下的女性神话
作者: 黄立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霍桑   母性   依附性   女性  
描述: 两性应当建一种新型关系的愿望 ,同时 ,在女性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过程中 ,霍桑又不断地强调了女性对家庭的依附性和母性的意义。但无论霍桑对女性的观点如何 ,在他的传世之作《红字》中 ,他却塑造了一个妇女争取自身的独立和解放的楷模———海丝特
浅谈鲁迅小说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 李明军   毕静春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妇女解放   母性   奴性   反抗性  
描述: 的封建伦理道理规范的重重束缚中挣脱出来 ,将天性中的“母性”与“妻性”完美结合 ,升华为一种善与美的力量 ,结束
性别视角下的新时期女性文学母性叙事
作者: 唐晴川   刘丹   来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叙事   母性   母亲   当代   女性文学  
描述: 在意识形态中心话语霸权逐渐消失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降的女性文学母性叙事开始回归女性性别主体,逐渐剥落母亲神圣的面纱而显示出其凡俗而驳杂的内心世界,在文化策略上解构了父权文化关于母亲神话的定位
试析《大浴女》中的母性神话
作者: 陈晔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重塑   母性   铁凝   《大浴女》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自张爱玲开始,就与审视母性神话这股思潮相共鸣相呼应.在20世纪90年代,以铁凝为代表的女性文学作家继续对母性神话进行着解说.这种解说建立在缔结平衡和对女性自我反思之上,努力地去发现女性自身的弱点并试图重塑母性,从而缔结两性的平衡,使女性文学创作出现了新的走向.
论闻一多先生的妇女观
作者: 陈颖灵   来源: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妻性   奴性   妇女观   妓性  
描述: 来衡量社会体制的优劣 ,也批判地指出奴隶制社会的种族和两性是造成妇女受歧视压迫和灾难深重的根源 ,探索了妇女解放的途径是要用革命的行动 ,重新建造合理的社会。女性自身要从母性的天性出发 ,不要从妻性
女性在民间视角下的诗学观照——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曹新伟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民间视角   执拗   诗学观照   女性   劳动  
描述: ,被赋予了温润的母性韵致、日常劳动的生命情趣、简单与执拗的性格情韵等审美内涵,这决定了她的书写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奥尼尔《奇异的插曲》与《悲悼》中的女性观
作者: 甲鲁海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尼尔   《奇异的插曲》   母性   《悲悼》   两性冲突   奉献  
描述: 在《奇异的插曲》与《悲悼》中,尤金.奥尼尔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表达了对充满母性情怀和奉献精神的女性的赞赏,同时就两性关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不满父权社会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和压迫,但并不主张女性为反抗
名声与牺牲主题下的天使与“妖女”形象——评《红颜》中的小云形象
作者: 朱茂青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牺牲   母性   名声   男性社会   天使   拯救  
描述:母性,从而完成了自我的内心精神的拯救与超越,承担起拯救男人的天使角色,为自己,为儿子,也是为了那个充满希望的未来社会。
从当下语境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
作者: 冀艳   来源: 前沿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身体写作   母性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两性和谐  
描述: 纵观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其发展历程和当代遭遇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女性文学创作的困境。在商业文化的蛊惑下,文学创作使"身体写作"走向了低级趣味;一些女性作家们把视野集中在女人的天地中,沉溺于女人的世界里。因此女性文学应该摆脱商业文化的蛊惑,使身体写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两性和谐的眼光看待男性,关注农村女性,关注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