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日本】搜索到相关结果 88 条
-
漱石文学中的女性与日本审美意识
-
作者:
谭艳红
来源: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识
漱石文学
日本
女性
-
描述:
内核于漱石思想中的日本传统审美意识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漱石文学中的女性表达了作家对“爱的真实”的追求 ;二是漱石文学中对女性的描写可以说达到了一种“樱花飘香”技巧 ;三是漱石文学中的女性明显地体现出了日本民族审美意识“哀、闲、寂”的特征。
-
《伊豆的舞女》与川端康成的早期创作
-
作者:
王静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豆的舞女》
早期创作
日本
川端康成
-
描述: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是亚洲地区继泰戈尔之后又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以“卓越的感受,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的精髓”。他的早期作品,除了表现自己特有的孤儿情绪以外,着重描写了社会下层妇女
-
试论石川达三笔下女性性格之流变
-
作者:
葛丽英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性格
日本
女性
-
描述:
石川达三是日本当代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清晰地展现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女性性格随日本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流变的轨迹。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对于妇女问题的思考,构成了石川达三作品现实意义和独特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
浅析日本影视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东京女子图鉴
-
作者:
王昱博
来源:
祖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
影视作品
人物形象
女性
-
描述:
本文对日本影视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得出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影视作品的欣赏我们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且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在认识中不断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好地生活。
-
日本“山姥”传说的现代文学解构
-
作者:
肖霞
来源:
民俗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山姥传说
日本
女性文学
-
描述:
“山姥”是日本流传较广的一个民间传说,但在日本现代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山姥”已不再是传说中“栖息在山中的老女”形象,而是对具有某些山姥特质的女性解构之后而形成的崭新的富于理性思考的女性人物形象。现代
-
日本女性社会保障政策评析
-
作者:
李宇征
王云胜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
社会保障
平等
女性
-
描述:
作为传统男尊女卑思想广泛流行的国家,二战以后,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政策,在保护女性权益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文章旨在探讨日本社会保障政策的得失成败,并为中国发展男女平等的社会保障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
日本中老人膳食补充剂使用状况
-
作者:
Fumi
Hirayama
Andy
H
Lee
Colin
W
Binns
Fumiko
Watanabe
Tomoya
Ogawa
来源: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盛行率
日本
膳食补充剂
中老年人
-
描述:
本研究记叙在日本的中老年人,使用膳食补充剂的盛行率及其型式。研究对象是徵募居住在日本中南部,年龄在55-75岁之间的长者,以面对面的访谈來了解他们使用膳食补充剂的情形。來自於日本10个县的572位
-
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妇女团体的演变与启示:从官方妇女团体到妇女非营利组织
-
作者:
胡澎
来源:
日本侵华史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团体
非营利组织
日本
甲午战争
-
描述: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成立了一家以军事后援为目的国家主义妇女团体——爱国妇人会,该团体带领日本妇女从事了一系列慰问战死者家属、救济伤病士兵等活动。侵华战争爆发后,以爱国妇人会为代表的官方妇女团体迅速发展
-
日本妇女NGO与妇女参政
-
作者:
师艳荣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NGO
妇女
参政
日本
-
描述:
战前,日本妇女参政权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妇女团体的推动。战后,日本妇女获得参政权后,日本妇女NGO的产生与发展,成为推动妇女参政的重要社会力量。特别是1975年国际妇女年之后,在联合国的推动及世界妇女
-
日本妇女与妇女组织掠影
-
作者:
陈瑞珍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日本
妇女权益
妇女组织
-
描述:
日本妇女非政府组织各有特点。日本妇女非政府组织有47个之多,她们共同的目标是追求男女平等,维护妇女的权益。在国际上,则致力于反对战争、争取和平。但各自又有不同的任务,有的是为了谋求和平;有的是为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