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意识形态】搜索到相关结果 92 条
-
电视剧《欢乐颂》的意识形态色彩研究
-
作者:
王天玥
来源:
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欢乐颂
爱情
工作
-
描述:
意识形态和职场女性的人物特点以及心理相结合,从而潜移默化地引起观众的共鸣。在现代中国电视剧产量颇丰但质量欠佳的形势中异军突起,获得成功。电视剧《欢乐颂》运用电视这一媒介,成为通过电视对意识形态进行传播的典范,文章通过人物情节对其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和解读。
-
麦克罗碧的女性杂志意识形态分析述评
-
作者:
张舍茹
来源: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女性杂志
女性主义
-
描述:
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家安吉娜.麦克罗碧,是伯明翰学派较早认识到女性亚文化问题的女性研究者之一,也是伯明翰学派中最早对女性杂志进行研究的女性学者之一。她用意识形态理论来分析女性杂志,旨在
-
意识形态视域下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刘成明
顾凤威
来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文学
女性
-
描述: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女性和男性一样积极地参与着人类各项文明的创造活动,男女两性共同构建了社会的文明,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男性占据着中心地位,而女性长时间地处于边缘位置。从意识形态发展的角度,阐述女性文学的历史境遇,揭示女性文学的"女性"失语原因以及探讨女性文学的价值和出路。
-
政治无意识与女性性别自觉——中国女性创作的跨文化解读
-
作者:
张岚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性别自觉
政治无意识
-
描述:
"政治"与"性别"在女性文学批评界并非陌生的话题.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政治"作为女性创作文本中的无意识形态,认为它渗透在两个不同的层面:"意识形态"和"性别自觉"上.文章剖析了两者的辨证关系及女性
-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女性话语流变
-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女性话语
女性文学
-
描述:
建国后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女性话语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贤妻良母主义、消费主义等几种话语逆转。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迁对女性话语有极大的影响,同时中国当代的文学艺术也积极参与了女性身份的话语制造。对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女性角色应该葆有一份应有的性别觉醒。
-
朝鲜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
作者:
曾盼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朝鲜
红色电影
女性形象
文化意蕴
-
描述:
本文选取一个较为狭窄的切口对朝鲜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主要利用女性心理和意识形态分析方法,将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分析朝鲜电影中女性形象的类别、特征,以及艺术典型的形成原因。朝鲜典型的形成有其
-
论严歌苓作品中多重压抑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孟丹青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多重压抑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严歌苓
-
描述:
在严歌苓的小说创作中,她始终关注女性命运,关注妇女独立和妇女解放的人类命题,对女性在历史与社会中的地位身份与角色演变进行反思和审视,塑造出身处性别、文化、政治等多重压抑下的独特的女性形象,讴歌了在极端艰苦的生存环境中女性如何释放自己顽强的生命力,绽放出伟大的母性也就是雌性光辉。但她笔下的女主人公缺乏主体意识,离妇女解放理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
超越形式主义与意识形态的人文主义艺术观:以西方艺术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
作者:
吴明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主义
意识形态
欲望
艺术
人文主义
-
描述:
在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史上,形式主义批评与意识形态理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两种理论对艺术所持的根本立场截然不同。形式主义批评注重艺术内部风格技法的传承与演变,强调艺术自身的独立性。意识形态理论则
-
意识形态的去势:论1949年前后中国银幕女性形象之审美变化
-
作者:
陶冶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情欲抽离
去势
审美控制
集体无意识
-
描述:
以意识形态去势研究为核心,构建了与之对应的多层面的理论分析体系,以审美控制论为基础,从贵族去势、女性去势、男权去势等三个层面剖析了1949年前后中国银幕女性形象审美取舍的变迁及原因,最终回溯到集体无意识的历史叙事表达。
-
女性的成长:新中国电影中新农村女性形象的演变
-
作者:
皇甫一川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农村题材
女性主角
新中国电影
演变
-
描述:
新中国的诞生,无疑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是所有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的许多事情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和这一性别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