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悲剧】搜索到相关结果 478 条
-
被情欲之火灼烧的女人——蘩漪形象新论
-
作者:
杨春风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情欲
悲剧
人类
-
描述:
蘩漪不是一位追求个性解放、追求人格自由的新女性 ,她只是一个陷入情欲之网不能自拔的女性形象。在《雷雨》中 ,曹禺借蘩漪的形象 ,探讨了人的悲剧与人的原始欲望的关系 ,显示出他对于宇宙间神秘力量的探究
-
欲说还休:从《菊花》解读约翰·斯坦贝克的女性观及其矛盾性
-
作者:
杨坤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矛盾性
悲剧
女性主义
-
描述:
的社会背景,分析对伊莉莎的女性主义内涵及其矛盾的个性,以此探讨斯坦贝克女性观的矛盾性。本文指出女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反映了作者对女权运动中争取自由的女性的态度,斯坦贝克的态度也代表了同时代的男性对女性社会角色认知的局限性。
-
永远到底有多远?——论方方小说中女性的情爱悲剧
-
作者:
裴艳艳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爱
悲剧
方方
女性
-
描述:
描写女性爱情婚姻悲剧,展现当代女性的生存困境,是方方小说主题之一。而探讨女性的社会解放和心理自由,是现代女性主义的两大基本主题。方方以她的清醒和睿智揭示出女性在情爱选择上的艰难。方方笔下有诸多鲜活
-
试析曹禺戏剧中知识女性悲剧的历史原因及性格局限
-
作者:
马跃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原因
曹禺
知识女性
-
描述:
曹禺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知识女性形象 ,她们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 ,以不同方式反抗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压迫。本文围绕曹禺剧作中知识女性的悲剧命运 ,探讨悲剧的外在和内在的成因及性格局限
-
同是伤心被弃人 异样结局异样情──崔莺莺、霍小玉不同结局之分析
-
作者:
陈清茹
来源: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局
霍小玉
崔莺莺
悲剧
-
描述:
崔莺莺与霍小玉是唐代爱情传奇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在封建女性的共性中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在爱情生活中,崔莺莺和霍小玉同样面对被抛弃的命运,但是由于个性的差异,两人分别选择了不同的结局,一个忍气吞声地接受被弃的命运,一个则在死后也化为鬼魂展开复仇。对这种不同结局的安排,既是崔莺莺与霍小玉不同身分和地位以及家庭环境所决定,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观念和创作动机的不同。元稹塑造崔莺莺,有自饰的动机,体现了他"补过"的男性封建思想;而蒋防塑造霍小玉,则是对李益负心的谴责,且对霍小玉的遭弃充满同情,体现出了一种对女性
-
两朵凄然凋落的叛逆之花——子君与淑·布莱得赫比较
-
作者:
马容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淑
叛逆
悲剧
-
描述:
哈代与鲁迅相继塑造了两个叛逆的女性形象——淑·布莱得赫与子君,前后相隔30年,两个女性从叛逆到毁灭有着许多相似。前人对这两个悲剧型的叛逆女性未曾做过比较,本文就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究造成她们悲剧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
文化的悲剧——康妮和菊豆比较
-
作者:
孙颖
来源: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人物
悲剧
小说
-
描述:
文章从灵与肉的分离、绝望的反抗、文化的隐喻三个层次,把康妮和菊豆两个悲剧女性形象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下,对她们的命运进行探讨,认为她们的悲剧是文化酿造的苦果
-
试析唐爱情传奇中的悲剧女性
-
作者:
陈晓芸
来源: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爱情
唐传奇
女性
-
描述:
小说发展至唐传奇,标志中国小说已从萌芽时期跨入成熟时期,而唐爱情传奇中成功塑造了不少悲剧女性形象,更是其成熟的标志。本文试从悲剧女性形成原因及唐爱情传奇塑造悲剧女性的独创性方面予以分析。
-
水做的女儿:林黛玉形象浅析
-
作者:
陈琼光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典型
林黛玉
-
描述:
在我国古典文学众多的女性形象中,林黛玉独具艺术魅力。她孤高傲世,多愁善感,却又为人率真,心地光明。她博学多才,对爱情的追求始终不渝,却为封建社会所不容。林黛玉以其独特的气质和神韵,散发出永久的芳香,不愧是世界文学殿堂中一尊不朽的形象。
-
试论蘩漪、安娜悲剧的同异性
-
作者:
钱静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启示
安娜
悲剧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俄国近代文史上出现的蘩漪、安娜这两个女性形象 ,在成长史、爱情遭际、命运轨迹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但由于作者自身修养与价值观的差异 ,以及人物不同的家庭、社会、历史背景 ,使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性格、爱情观、价值观的差异 ,她们的命运给人们 ,特别是女性以深刻的启示。
<
1
2
3
...
31
32
33
...
46
47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