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无悔的坠落
作者: 段蓉   来源: 西江文艺(上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性格   巴别塔之犬   悲剧  
描述: 《巴别塔之犬》中的女主角露西是一位既天真可爱、浪漫热情,又敏感忧郁、偏执脆弱的女子;她个性中的双重性、婚姻的悲剧性、自杀的必然性使得露西放弃对于理想的坚持,成为了一位压抑内心真实想法,对选择无能为力最终走向灭亡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初探
作者: 韩萱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悲剧   女性  
描述: 独特的品格、智慧的头脑、丰富的思想感情以及独特的内心。但是,在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她们无一例外的经历着悲剧的命运。
情与法的复调叙事——法律文化视角下的《霍小玉传》研究
作者: 周洁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益   唐律   霍小玉   悲剧  
描述: 文章以法律文化作为切入视角,结合《唐律疏议》的具体内容,从人物形象、悲剧根源和法理内涵三个方面,重新解读了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认为李益具有自觉的法律意识但懦弱、逃避,他的行为受到性格因素
悲剧、反抗与团圆——《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伊丽莎和凯西母女的命运
作者: 程乾珊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悲剧   团圆  
描述: 作为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中的两个重要的女性形象,伊丽莎和凯西在小说中的悲剧命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同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以及她们最终的大团圆结局也是对于受压迫的奴隶们的一种很好
悲剧女性的奴性根源及其解放:以巴金《家》中的悲剧女性为例
作者: 刘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悲剧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解放  
描述: 鸣凤、梅、瑞珏是巴金小说《家》中典型的悲剧女性形象,她们善良美丽,渴望幸福,但是在女性没有获得解放的旧时代,她们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家庭的戕害。除此之外,她们性格的缺陷、女性主体意识的未觉醒及思想上的不成熟,都迫使她们只能拥有悲剧的结果。女性只有在实现社会解放、个性解放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酒神精神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 贺丽华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悲剧   酒神精神   陌生女人  
描述: 斯·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为读者塑造了一个悲剧女性的形象。她将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一名根本记不起她相貌的男子,临终前以一封催人泪下的信表白自己毕生的爱情。这位陌生女人忘我、几近病态的爱情,恰恰体现出尼采的酒神精神。而她自尊、坚强的个性,以及内在的生命活力,都与酒神精神相吻合。
抚摸岁月带给爱情的伤痕:论《陆犯焉识》中冯婉喻对爱情的坚守
作者: 于欣灵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坚守   悲剧   爱情   冯婉喻  
描述: 严歌苓作为当今活跃在海外文坛中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不仅多产而且高质。她作为杰出的女性作家,对爱情方面的叙述十分细腻。她用"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的笔触,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将女性为爱牺牲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其长篇小说《陆犯焉识》虽然主要是对其祖父遭际和境遇进行探寻的重要代表作品,但其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也尤为突出,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用生命去坚守爱情的忠贞形象。
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意义
作者: 焦瑜   来源: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牡丹亭》   至情   悲剧   杜丽娘  
描述: 在剧中刻画了一个具有强烈的生命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新的女性形象杜丽娘——一个“至情”的化身。汤显祖描绘杜丽娘的生活环境、周围人物,通过她的人生经历深刻地揭示了悲剧结局。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在审美领域里把“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激扬到超越传统意识的高度。表现了人类对爱情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死去的玫瑰:谈包法利夫人死亡的必然性
作者: 赖金玲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压抑与爆发   包法利夫人   过理想化   悲剧  
描述: 包法利夫人是个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追求爱情,却因幻想与现实的差距,由此而走向了悲剧。本文主要从包法利夫人在所受教育、婚恋生活、对男权默认和自身女权主义追求的诸多矛盾冲突中来探究其形象的悲剧意识及由此而产生的现实意义。
浅谈女性文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半生缘》中女性悲剧比较
作者: 朱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悲剧   女性  
描述: 张爱玲与米兰·昆德拉这两位背景不同的作家在精神和写作技巧上有许多相似和相异之处。通过对《半生缘》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两个经典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在对女性命运悲剧的描写虽然有着不同情怀,但却有着很多相同之处。
< 1 2 3 ... 16 17 18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