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论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
作者: 袁瑞姣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种族压迫   性别歧视   黑人女性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是以反对奴隶制度和男权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形式,它源于民谣、歌曲等黑人民间文学。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出现了许多描写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的作品;20世纪60年代以来,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黑人女作家,如爱丽丝、莫里森、奥德利等,出现了《最蓝的眼睛》《紫色》《宠儿》等优秀作品。同时,许多黑人女性走向了学术研究领域,挖掘被人们遗忘的黑人女性文学,建构黑人女性的主题精神,也推进了黑人女性文学理论的发展
美国女性黑人文学对自我身份的探寻
作者: 杨冰   来源: 知音励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种族主义   黑人女性   身份认同  
描述: 20世纪70年代的后期美国女性烦人黑人文学主要是以自身独特视角和实践理论开创了美国文学领域的最新理论思想和新思潮。而作为身受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双重压迫的特殊群体,美国女性的黑人文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在
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诞生与建构
作者: 左金梅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地位   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   受害者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把妇女视为被动的受害者到具有主体性的能动者、从男女二元对立到多元的性别观、从白人中心到后殖民女性主义等等的发展阶段,由此可见,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不断的创新、挑战、质疑与突破,这种批评理论所具有的生产力和思想活力,同时该理论也存在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如对女性语言、女性风格的探讨尚无定论,对文本意识形态的强调使之缺乏美学分析等等。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性别平等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作者: 谭小春   陈娟娟   来源: 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育教育改革   性别歧视   性别平等  
描述: 以凯里学院为例,结合女性学、教育学和体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审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体系,研究发现体育教材内容、师生课堂互动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各个方面存在性别偏见和两性不平等现象,并提出推进两性平等的体育教育改革措施,以期为实现性别平等的体育教育探索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更为加快推进体育教育的民主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作者: 邓春霞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褒女贬   性别歧视   男主女从   男尊女卑  
描述: 人类文明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妇女被忽视和受压抑的历史。法律、政令等制度、文化、宗教等价值观无不抬高男性,贬低女性。文学,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与法律、宗教等文化因素一样,标记着男性的荣耀和女性的屈辱。本文试从男主女从、男褒女贬、男先女后三个方面讨论性别歧视在英语中的表现。
《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尚玉峰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性别歧视   《紫色》   种族歧视  
描述: 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作为两条并列主线架构起这部颇具批判意味的现实主义小说,进而沃克就解决这两大社会问题做出了积极的开拓性探讨,提出了其著名的妇女主义思想。
法国奥朗德与瓦莱丽:奥朗德:从“普通先生”到法国总统
作者: 张洁   来源: 中国故事(纪实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法国总统   女性形象   抚养   第一夫人  
描述: 奥朗德成为法国总统后,瓦莱丽成为法国“第一夫人”,但由于他们并没有结婚,所以称其为“第一女友”更恰当。在外界眼里,这位现代女性形象温柔且坚毅,她不仅独自抚养了三个孩子,还曾掌掴一名对其作出性别歧视评论的男士。瓦莱丽说,她更愿意当普通记者,而非“第一夫”。
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解析
作者: 吴廷俊   郑玥   来源: 当代传播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广告   性别歧视   刻板印象   女性话语世界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电视广告中已经出现独立、自信、美丽的现代职业女性形象.但由于受到性别心理差异和社会传统心理的影响,女性形象的"物化"倾向和"性别歧视"倾向仍然严重存在,强烈的性别角色
隐形而沉默的女性——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科书中性别歧视问题研究
作者: 杨赟悦   来源: 教育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课改   性别歧视   教科书   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描述: 、性格、与男性的关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研究发现,女性角色出现的频数和作为主角出现的频数均远低于男性,而且主要以家庭形象出现在私领域内;女性常作为依附或反衬男性的配角出现,她们具有温柔、善良、关心孩子和家庭、无知、懦弱的性格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教科书中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
民族旅游中性别歧视现象的人类学透析
作者: 吴晓美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游客   性别歧视   男性从业者   民族旅游   女性形象  
描述: 长期以来,在绝大多数社会中,女性被排斥在社会高层以外。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现实造成了民族旅游中女性的病理化形象和女性游客的不公平地位,旅游业也因此形成女性主导,而男性受压抑受贬斥的行业性别。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建立游客与东道主的真诚友谊,是顺应世界性别公平潮流的有效措施。
< 1 2 3 ... 6 7 8 ...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