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简论毕飞宇笔下的两类女性形象
作者: 张晓燕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少女形象   毕飞宇   悲剧命运  
描述: 毕飞宇的小说刻画了一系列形象各异、命运同悲的女性人物——在空洞的政治信念中失去幸福的女干部吴曼玲、善良美丽却不幸夭折的纯情少女小青、地主后代花痴少女三丫;充满活力的年轻母亲惠嫂和旺旺、疲惫不堪的中年母亲施桂芳和沈翠珍、孤苦无依的老年母亲婶娘……她们都在不如意的生存困境中奋力抗争,最终却不能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学女性形象的画廊,诠释着毕飞宇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论虹影《上海之死》中的叙事技巧与少女形象
作者: 康霜   来源: 时代报告(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女形象   叙事技巧   《上海之死》  
描述: 虹影在家中是以“私生女”的身份而存在的,18岁以前的痛苦回忆对她影响很深,这直接导致了她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同她本人一样,具有卑贱的出身、苦难的经历,这些也构成了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基调.本文旨在以虹影
吉本芭娜娜笔下的少女形象
作者: 胡婧婧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少女形象   吉本芭娜娜   女性文学   解救  
描述: 20世纪后期日本女性文学蓬勃发展,女性作家们在各种文学奖中"盛气凌人",吉本芭娜娜便是其中代表之一。芭娜娜小说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20岁左右的少女。她们不堪于悲惨命运的捉弄,从而独自找寻出路解救自我,完成人生的成长,同时也拯救了身边的人。她们温婉坚毅,具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性。
吉本芭娜娜笔下的少女形象
作者: 路杨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少女形象   吉本芭娜娜   女性文学   解救  
描述: 吉本芭娜娜笔下的少女形象
日本小说改编电影《伊豆的舞女》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刘彩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浦友和   伊豆的舞女   三口   世界文学史   少女形象   日本文学   形象解读   日本女性   人物形象   川端康成  
描述: 《伊豆的舞女》是奠定川端康成文坛地位的重要作品,是其早期创作的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短篇小说,这部作品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1]并先后六次被搬上荧幕,在电影
爱欲与压抑——荷兰小画派家庭题材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张熙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产品   少女形象   荷兰人   形象研究   作品数量   职业画家   艺术形式   画中   维米尔   爱欲  
描述: 17世纪,每个荷兰人都被裹挟在与世界的碰撞里。这一百年间,独立战争锻造出联省共和、全球贸易取代了自然经济、金融资本改写了阶层划分、市场规则引发了信仰改革。在如此激荡的社会浪潮中,处于主流地位的艺术产品却是以描绘琐细的日常生活而著称的风俗画,其中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数量尤多。被后人统称为荷兰小画派的职业画家们将空前的热情投注到安于室内、忙于家务的普通女性身上。对此,西蒙·沙马(Simon Schama)在其著作《财富的尴尬》中提出,17世纪荷兰的艺术形式是由“家庭和外界之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酒店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吴小霞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女形象   胡姬   学术研究   形象研究   羽林郎   西方女性主义   个别性   女艺人   《世说新语》   古代文学作品  
描述: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女性在我国两性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文学作品中涉及女性的内容也不被重视。直到近代,西方女性主义开始在我国萌芽和发展,并影响到了我国的学术研究,我国学者开始重视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其研究的对象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和各个职业的女性形象,如宫女、歌女、女艺人等,但对于酒店女性形象的研究却仍然十分缺乏。实际上,酒店女性形象并不是一个个别性的现象,而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酒店女性形象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苏伦高娃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观态度   母亲形象   芥川龙之介   日本文学史   少女形象   少男少女   社会丑恶现象   形象研究   杜子春   思想倾向  
描述: 芥川龙之介(1892—1927)生活于日本大正时期,他是一位专力创作短篇小说的作家,在芥川短暂的创作生涯中共有150篇短篇小说作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文学史上的鬼才作家,他的文风吊诡、有一股乖戾之气,字里行间体现着一种阴郁沉闷,流露出对任何人都抱着不信任的思想倾向,对人性持悲观态度,较多对人性和社会丑恶现象辛辣尖锐地讽刺,显示出一
莫言小说中的少女形象
作者: 叶开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女形象   妇女形象   莫言小说   心灵美   中篇小说   乡村妇女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女性在莫言小说中的位置莫言小说中有很多女性形象。迄今能见到的莫言最早的短篇小说,是创作于1981年6月的《春夜雨霏霏》,采用的就是女性的视角。这部小说以一个新婚妇女的视角,讲了乡村妇女的心灵美故事,在当时并无特殊之处。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乡村妇女形象,是198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金发婴儿》——在小说里,莫言把"美好的心灵"变成了另一种深沉情感,用压抑的方式讲述出来。其后《放鸭》里的放鸭姑娘、《白鸥前导在春船》里的田梨花、《岛上的风》里的冯琦琦、《售
比较苏轼、李清照婉约词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杜兵毅   来源: 新课程(教师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豪放派   婉约词   豪放词   少女形象   上乘之作   数量不足   女性形象   苏轼   词作  
描述: 作为宋词豪放派的杰出代表,苏轼历来被后人所景仰。但仔细翻阅他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在他现存的三百四十多首词中,豪放词的数量不足他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而婉约词不仅数量多,且多为上乘之作,有些甚至可以和婉约词的正宗词人李清照相媲美。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