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家庭天使:狄更斯长篇小说中的理想女性形象
作者: 胡小英   来源: 文艺生活(中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天使   文化意义   理想女性  
描述: 狄更斯在其多部长篇小说中描绘了众多“家庭天使”理想女性形象,体现了英国19世纪主流社会的妇女观和道德观。尽管她们的身上带着父权制的印记和作家中产阶级保守思想,但在那个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社会,作家赋予笔下理想女性人物身上种种的美好品质,体现了他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约翰·罗斯金作品中的完美女性形象
作者: 陈佩佩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完美女性   家庭天使   《王后花园里的百合》   历史循环  
描述: 约翰·罗斯金在著名的演讲《王后花园里的百合》中描绘了他理想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并详细论述了成为这样一个完美女性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接受的教育。本文通过对该形象的梳理,分析这一完美女性的形象内核,研究其矛盾冲突的原因。
“我们不是天使”: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傅霞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天使   维多利亚时代   盖斯凯尔夫人   女性形象  
描述: 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有别于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的"家庭天使",大多是一些自食其力、独立自主的女性,她们在父权社会发出叛逆抗争的声音。但由于女作家的尴尬地位和小资产阶级立场的局限性,作者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时充满了矛盾意识,寄希望于女权主义和男权制度的夹缝中寻求一丝平衡。
约翰·罗斯金作品中的完美女性形象——以《王后花园里的百合》为例
作者: 陈佩佩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完美女性   家庭天使   《王后花园里的百合》   历史循环  
描述: 约翰·罗斯金在著名的演讲《王后花园里的百合》中描绘了他理想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并详细论述了成为这样一个完美女性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接受的教育。本文通过对该形象的梳理,分析这一完美女性的形象内核,研究其矛盾冲突的原因。
父权之下的女性形象:从女性主义阅读角度分析《暴风雨》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段志华   胡晓晓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天使   疯癫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美兰达和西考拉克斯是戏剧《暴风雨》中唯一直接和间接出现的两位女性。一方面,这两位女性的出现是剧情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两位女性的的出现也是父权主义在剧中的体现。在分析《暴风雨》中的美兰达和西考拉克斯时,本文重点从隐喻和叙事结构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分析美兰达时,本文将其归类于隐喻中的“家庭天使”;在对西考拉克斯进行分析时,本文将她归类于隐喻中的“疯癫女性”。
“家庭天使”与“俄罗斯的灵魂”:艾妮斯与达吉亚娜形象比较
作者: 胡小英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天使   俄罗斯的灵魂   女性形象  
描述: 妮斯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笔下"家庭天使"型理想女性人物,达吉亚娜是俄国诗人普希小说中"俄国妇女的典型"。"家庭天使"体现的是英国工业化时期维多利亚社会中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观念,而达吉亚娜的形象则蕴含着俄罗斯民族文化精神和普希金的审美理想。天使型女性形象是父权文化对女性的想象与期待,它的背后是男性话语霸权和女性的集体失语。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妇女写作
作者: 潘建   来源: 湖南商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天使   女性句式   妇女写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  
描述: 妇女写作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思想中的重要命题,因为她认为,在文学创作领域中,男人长期控制着话语权,他们的价值观念历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写作也主要是男人的事情,鲜少有女性的踪影。男人不仅描写男人,也描写女人。不过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常常不是其本来面目。因此妇女不仅应该写作,还必须发明女性的话语,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本文拟讨论伍尔夫关于妇女写作概念、妇女写作的环境、妇女写作的困难以及创造女性语言可能性等方面的论述。
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
作者: 纪淑军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新女性   家庭天使   德莱塞   嘉莉妹妹   社会底层   美狄亚   自然主义   男性中心文化   女性形象   家庭成员  
描述: 。“在这样的男性中心文化中,女性只能作为他者而存在,附属于男权社会并且以男性为目的而生活。”[1]大部分时候,女性的
林芙美子与林海音的女性意识之比较’
作者: 王麦巧   雷红珍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家庭天使   女性作家   父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性命运   传统女性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描述: 一、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作为女性作家,无论是日本的林芙美子还是中国的林海音,她们都从女性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出发,以两性关系为视角,剖析情感的方方面面以呈现女性的真实状态。但由于各自家庭环境、人生经历的不同,使得她们在探究女性命运的作品中所塑造的悲剧女性形象也各有不同,甚至呈现出两立的姿态。(一)"家庭外"与"家庭内"的不同女性形象
追求女性真正的独立与解放:解读威廉·特雷弗《花园里的婚礼》中德芙拉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榕烽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追求爱情   里斯   家庭天使   维多利亚时期   爱尔兰   新女性形象   婚礼   花园   旅店   短篇小说  
描述: 威廉·特雷弗(William Trevor,1928-)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得到全世界认可的爱尔兰短篇故事作家之一。他于1928年5月24日出生在科克郡米切斯镇的一个信奉新教的中产阶级家庭。由于在银行任职的父亲经常调职,他在儿童时代常随家人在爱尔兰南部的数个城市之间迁移。1950年特雷弗毕业于都柏林郡的圣三一学院,195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行为的标准》(A Standard of Behav-ior),但没有获得好评。但1964年的《老朽男孩》(TheOld-Boy)和1965年的《旅店》(The Bo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