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审美想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19世纪西方文学中吉普赛女性形象创作的美学原因
-
作者:
李雁劼
来源: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集体想象物”
吉普赛女性形象
审美想象
-
描述:
吉普赛女性形象作为"自由"的象征,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美学追求。而吉普赛女性形象与吉普赛女子的真实情况迥然相异。究其原因,创作主体因审美感知而形成审美表象,主体在审美情感的驱动下,进一步展开审美想象。诸多吉普赛女性形象,是创作主体借助审美想象的"完形"手法,亦真亦幻地塑造出来以表达其内在精神的追求。具体表象中渗入了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和情感态度后,作为审美意象的吉普赛女性形象随之而生。
-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吉普赛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张丽超
郑平坪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冈
热爱生活
文学作品
人等
生存状态
审美情感
现实生活
审美想象
弗拉明
审美价值
-
描述:
吉普赛女性形象一直都是作为西方文学创作中自由浪漫的象征而存在的文学形象,这与其现实生活的真实生存状态有着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有着创作主体主观意识、审美情感以及审美想象等多层面的元素存在。吉普赛人,在其他国家有着不同的称呼,例如茨冈人、弗拉明戈人、罗里人等
-
论“丁玲现象”
-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张爱玲
女性身份
丁玲
女权主义
审美想象
审美主体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主流政治文化
-
描述:
论“丁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