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宗教信仰】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神性与人性的碰撞——析屠格涅夫《贵族之家》中丽莎的形象
-
作者:
许晗媞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矛盾
丽莎
宗教信仰
神性与人性
《贵族之家》
-
描述: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擅长描写女性形象,其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被世人亲切地称为“屠格涅夫家的姑娘们”。其中,《贵族之家》的女主人公丽莎便是一个气质超群、高贵善良的少女,是俄罗斯文学中典型的“圣徒式女性形象”,在她身上集中体现出神性与人性的碰撞,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
神性与人性的碰撞——析屠格涅夫《贵族之家》中丽莎的形象
-
作者:
许晗媞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矛盾
丽莎
宗教信仰
神性与人性
《贵族之家》
-
描述: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擅长描写女性形象,其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被世人亲切地称为“屠格涅夫家的姑娘们”。其中,《贵族之家》的女主人公丽莎便是一个气质超群、高贵善良的少女,是俄罗斯文学中典型的“圣徒式女性形象”,在她身上集中体现出神性与人性的碰撞,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
《无名的裘德》中的性别和婚姻
-
作者:
张炳飞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女性工作
新历史主义
宗教信仰
婚姻制度
-
描述:
从新历史主义入手,通过女主人淑在工作,婚姻和宗教等方面与当时典型的维多利亚女性形象,婚姻制度和基督教信仰方面的互动,解读女主人公一生的变迁:从勇敢追求爱情的新女性到成为希望获得赎罪的基督教徒。
-
简论《紫色》的黑人女性形象
-
作者:
徐忠勇
来源: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种族歧视
宗教信仰
性意识
性别
-
描述:
《紫色》是揭露黑人女性现实命运的众多著名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当时存在的许多社会问题。文章中,重要谈论了女主人公喜丽(Celie)……时代的女英雄在处于性别、宗教信仰、性意识、以及宗教压迫的劣势下,如何成长成为一名独立自主的黑人女性。
-
满都麦女性观成因探析
-
作者:
张一弘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满都麦
家庭环境
宗教信仰
社会角色
-
描述:
满都麦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本土作家,其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内涵丰富,个性鲜明,民族气息浓郁。本文就满都麦对女性崇拜、尊敬、热爱的女性观从家庭环境、宗教信仰和蒙古族女性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独特角色的影响以及满都麦自身内向、细腻、唯美的性格特点等主客观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析。
-
约翰·多恩诗歌赏析
-
作者:
司德花
洪爱云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恩
宗教信仰
基督教
诗歌特色
女性形象
-
描述:
约翰·多恩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极具诗歌天赋,开创了"玄学派".他的作品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甜美诗体.他摒弃了过去人们在诗歌中所应用的传统的意象,其作品风格极具智慧,引人深思,善用引申的暗喻来对比极其不同的事物.本文即在约翰·多恩的诗歌特色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
约翰·多恩诗歌赏析
-
作者:
司德花
洪爱云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恩
宗教信仰
基督教
诗歌特色
女性形象
-
描述:
约翰.多恩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极具诗歌天赋,开创了"玄学派"。他的作品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甜美诗体。他摒弃了过去人们在诗歌中所应用的传统的意象,其作品风格极具智慧,引人深思,善用引申的暗喻来对比极其不同的事物。本文即在约翰.多恩的诗歌特色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
道教与女性研究述评
-
作者:
陈云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地位
述评
道教
修炼理论
宗教信仰
女性
-
描述:
道教与女性研究是道教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宗教与性别研究的一个分支。鉴于当前的宗教与性别研究,其关注的焦点仍然是女性,本文仍采用道教与女性研究这一提法。这一提法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如朱越利在《道教学的定义、对象和范围》一文中提到
-
藏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嬗变
-
作者:
李美萍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藏族文学
男性作家
女性美
女性作家
宗教信仰
女性形象塑造
西藏文学
男性视角
小说
-
描述:
20世纪50—70年代,藏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可以称为"失声的群体",女性形象是男性视角下的想象体,80年代后,藏族文学涌现出两条线索,第一条依然是男性凭借巨大的文化资源实施的女性形象的建构,不同的是男性作家专注于在宗教、宗族等层面上把女性形象塑造为神话美的象征。直到第一代藏族女作家的崛起后,女性形象才真正回归身体原型,从精神的漂泊、不食人间烟火回归到现实层面。
-
《红字》的深层解读
-
作者:
马兰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霍桑
海丝特
宗教信仰
解读
红字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意识
社会问题
-
描述:
《红字》是美国著名作家霍桑于185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这篇小说将19世纪美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揭露出来。在这部作品中,霍桑把自己对于爱情、宗教信仰、女性意识等问题的观点都蕴含在小说之中。《红字》成功塑造了海丝特这一女性形象。她以自己的方式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