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671 条
-
女性弹词小说繁荣于江南的原因
-
作者:
雷霞
来源:
平原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南
女性弹词小说
女性
-
描述: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特殊的背景,女性弹词小说亦不例外.从江南社会经济文化、江南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定文化市场的需要、江南家族文化的繁荣、女性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江南女性的结社、江南出版业的繁荣7个方面对女性弹词小说繁荣于江南的原因进行阐述,从而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一文学现象.
-
女性小说对当代情感的记录
-
作者:
朱青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承受
基本感情
商业化
女性
-
描述:
在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期,女作家们的小说,反映了女人们对商业化的情感承受。女作家着重描写的不是“事”,而是“情”,是历史转折关头,普通女性的基本感情。于是,女性文学成了转型期的“情感大全”。处于
-
女性消费的社会文化构建——对方方小说中女性文化的别样言说
-
作者:
王麓怡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文化
消费文化
代理消费
女性
-
描述:
方方的小说《树树皆秋色》、《出门寻死》以她对"女性生命运的关注"的取向选取女性日常生活的原生场景描写,她们的消费行为蕴涵的符号标识了她们各自的阶层和群体,显示了她们之间的区隔,读者可由此体察作品人物
-
从建构到解构——张洁作品中爱情理想的坠落
-
作者:
袁寒英
来源:
跨世纪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理想
坠落
张洁
女性
-
描述:
张洁作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开启者,她的女性文学创作从建构到结构,清晰地揭示了女性爱情理想由“爱”到“无字”这样一个痛苦的裂变过程。透过其创作我们不仅看到了女性爱情理想的执着,更深刻感受到由执着而产生的从“爱”到“无字”这一转变过程中理想被彻底撕裂的痛苦。
-
从《我爱比尔》解读王安忆对生命本体的自我透视
-
作者:
马新莉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人性
女性
-
描述:
王安忆关注女性身体,更注重女性精神世界的成长,她在书写女性故事的同时,没有忘记对女性心灵镜城做更深层次的透视和剖析。《我爱比尔》作为90年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文本,显示了王安忆强大的女性话语力量,展现了女性在社会边缘既反叛又依附的挣扎,文本从身体这一角度和策略抵达了人性的真实。
-
冰心:作为女性的文学创作
-
作者:
武锦华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善美
家庭
女性
-
描述:
冰心是本世纪20年代最著名的女作家。天然的女性内驱力使她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婚姻和家庭,既与当时男性作家激烈而驳杂的声音迥然不同,又与其后的女作家泾渭分明。她认为女性是真善美的化身,无论是传统的或现代
-
论萧红作品中女性的悲凉人生
-
作者:
谭丽珍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萧红
传统文化
女性
-
描述:
作为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萧红通过其作品描述了女性人生的自然悲剧和社会悲剧,深刻揭示了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为传统的男权中心主义及奴性文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
池莉:冲出重围的女性意识
-
作者:
赵彦杰
来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
女权
女性
-
描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有很长一段被“遮蔽”的历史,一直作为“第二性”而存在。在当代文坛,“女性文学”以自己女性的视角关注着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属性。本文探讨了女作家池莉作品中形形色色的女性通过打破“家”的藩篱、向男人“复仇”、攻占男性理想的制高点来实现自我觉醒的几重手段。
-
穿越时空的“私人化写作”——从苏青热到林白现象的文学反思
-
作者:
毛海莹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青
私人化写作
林白
女性
-
描述:
苏青和林白是时隔半个多世纪的女性作家,并且成名时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然而笔者发现,就是这两位不同时空的女性作家在创作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私人化写作”倾向。文章试图以两位作家为基点,论述
-
女性的彰显与遮蔽——《新青年》的“女子问题”探考
-
作者:
王冬梅
卢衍鹏
来源: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青年》
彰显
遮蔽
女性
-
描述:
在一个国家危亡的时代,女性身体解放的私人性一面往往被忽略,而其与国家利益相关的公共性一面则被凸显出来和刻意强调。《新青年》中的“女子问题”讨论,男性论者更多地申述民族自强、国家独立对于女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