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 条
-
高中语文中国文学作品的女性形象及其呈现的女性文化探微
-
作者:
廖成有
来源:
泸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
描述:
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课文中几类女性形象,论述了相关的女性文化现象。
-
媒介传播中的女性形象及成因
-
作者:
李玉莲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
描述:
媒介描述的女性形象未能反映出多样化的、真实的社会现实,存在着对女性的忽视、固定成见、性别歧视等问题。媒介用一维视角反映多维的女性形象,夸大与变形传统价值观念,造成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失真、扭曲。本文从媒介报道的性别分布状况、媒介的结构与体制、社会价值观、社会现实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女性形象失真的原因,表明媒介树立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回族叙事诗中反抗的女性形象——以《马五哥与尕豆妹》、《紫花儿》为例
-
作者:
马兰
闫国芳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文化
回族叙事诗
-
描述:
在回族叙事诗中蕴涵着丰富的回族女性形象,这些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有着浓烈的女性意识和独特的回族女性文化特征。从当下的观念审视回族封建时代的女性意识,将为理解回族女性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和其未来指向增添一个新的视角。
-
浅谈《史记》对女性文化的理性关照
-
作者:
李晓蓉
西南大学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理性关照
女性文化
-
描述: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不少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不仅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于各阶层女性伦理纲常的定位,还反映了作者对于女性文化的理性关照。笔者将从生存状态、情感悲剧、女性态度三个方面剖析司马迁对《史记》中女性文化的理性关照,并由此揭示司马迁创作的内在动因和深刻用意。
-
浅析中西女性文化的异同——《红楼梦》中薛宝钗与《飘》中梅兰妮形象对比
-
作者:
孙凤敏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兰妮
薛宝钗
女性文化
-
描述:
本文采用比较文学的视角,通过对《红楼梦》中薛宝钗与《飘》中梅兰妮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揭示中西在研究女性文化时所体现的异同。
-
《到灯塔去》的女性文化自觉意识
-
作者:
邱蕴琛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芙
文化自觉意识
女性文化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力。在女性主义思潮迭起的20世纪,其女性主义写作无疑对这一文学批评流派和女性挣求话语权的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到灯塔去》塑造了几个不同的女性形象,作家以优美的语言、诗化的结构,展现了现代社会女性与男性关系的失衡,以及女性的精神困境。本文从男女两性关系的失衡、女性之间的文化语境空白,以及女性文化语境构建的可能性三方面,探讨了伍尔芙在《到灯塔去》中的女性文化自觉意识
-
《紫色》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象征意义的比较
-
作者:
张馨元
来源:
世纪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色彩
女性文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论文从中美两部女性主义的影片《紫色》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通过女性形象的不同命运来展示中美两国不同的女性文化。以及为这种独特的活动方式所创造、所凭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产品。本文从两部作品色彩的象征意义角度分析了不同文化下的女性意识的汇通性。
-
近十年来以女性为主要人物的美国电视系列剧的发展
-
作者:
苗丹
来源:
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化
美剧
女性主角
女性文化
-
描述:
近十年来在纷繁林立的美国系列剧中,以女性为主要人物的电视剧一片繁荣,女性形象在原有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男权社会框架内不断对男权提出质疑。那些依靠自身价值生活的女性赢得了尊严,女性价值观念合法化,丰富了女性电视文化的表征符号,为女性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
《灿烂千阳》女性文化的解构分析
-
作者:
戴海英
来源:
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主义
男性/女性
二元对立
女性文化
-
描述:
旅美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灿烂千阳》讲述了一位阿富汗女性的命运抗争历程,她不仅承受战争带来的困苦,更要忍受来自男权的压迫,她对命运的抗争诠释了解构主义对于男性/女性二元对立关系的解构。文章从主人公玛丽雅姆的生命历程及其对男权的抗争入手,以解构理论为视角,结合女性主义知识论,分析其对男性权力由崇拜到怀疑以致否定的发展过程,论述了模式化、固定化女性形象的颠覆和追求新地位、新命运的新阿富汗女性文化的产生。
-
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女性文化”的探讨
-
作者:
王方
来源: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歌剧
女性角色
女性文化
-
描述:
“性别文化”一直是艺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20世纪中国民族歌剧以“女性文化”为主线,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成为中国歌剧独特的民族风格。中国民族歌剧“女性文化“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特定政治背景是分不开的,“女性文化“发展到今天依然是我国民族歌剧的“主流文化”,其文化内涵与政治话语权还需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