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女性情谊”看新时期女性文学
作者: 闵婕   来源: 绥化师专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谊   新时期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以“女性情谊”为视点 ,记述新时期女性文学在“五四”时期复苏的女性意识及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双重作用下的发展沿革 ,指出文本中女性叙事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并进而阐释产生局限的深层原因。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情谊
作者: 刘莹莹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姐妹情深   同性之爱   女性情谊   知己情愫  
描述: 《聊斋志异》描写了大量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并展示了这些女性间非同寻常的情谊,可概括为姐妹情深、知己情谊和同性之爱。对女性情谊的描摹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反映了其思想对传统道德的某种偏离和飞跃。
格拉斯佩尔笔下悲怆的女性世界
作者: 杨金才   王育平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戏剧   格拉斯佩尔   女性情谊   追寻自我  
描述: 女剧作家格拉斯佩尔活跃在20世纪初的美国文坛。作为一名女性剧作家,格拉斯佩尔在自己的作品中刻画了众多生活在困境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女性之间的情谊以及妇女对自我和生命意义的追寻,发20世纪美国女权运动之先声。本文拟就格拉斯佩尔的四部妇女戏剧,剖析格拉斯佩尔笔下在困境中挣扎的女性形象,展现一个涂抹了悲壮色泽的女性世界。
女性建构自我的两种倾向——张洁《方舟》与王安忆《弟兄们》的比照解读
作者: 蒋艳丽   来源: 社科纵横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自我   女性情谊   女性形象  
描述: 张洁的《方舟》和王安忆的《弟兄们》代表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女性建构自我的不同倾向。本文将两位作家的女性观和书写态度及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为焦点,从“谋生与谋爱”、“做人与做女人”两个角度进行比照解读,从中梳理出女性追寻自我本体价值的转向。
想象与叙述——从《天香》中的几个女性人物说起
作者: 董琼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香》   女性情谊   女性  
描述: 《天香》中,王安忆寻求历史写作的过程不单是还原历史本身,而是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探究作为女红的顾绣薪火相传的历史也即女性开始自我独立的历史。小说中,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间形象上的反差却又亲密无间,是作家还原历史的自觉,也是其主体精神的投射,它熔铸了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呈现出作家对史料精神意蕴的独特把握。同时,《天香》中的姐妹情谊抛开了以往女性写作中普遍地将其界定为女性在男权压迫下寻求心理慰藉的情感认同,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化的局限,更呈现出女性的一种自觉,并由此还原出女红这一女性独有技法背后所凝聚的一代代女性
终将消逝的“姐妹情谊”:以《海滨故人》、《暑假中》及《花开时节》为例
作者: 张艳平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女性独立   反叛   女性情谊  
描述: 姐妹情谊的书写是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两岸女作家对此都给予了极大关注。然而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姐妹情谊"在不同文本中也承载着各自的内涵。本文在两岸女作家创作的视域中,通过对《海滨故人》、《暑假中》及《花开时节》三个文本的分析,重在揭示相同主题背后所蕴含的不同意义。
私人生活--欲说还休的女性故事--论陈染的《私人生活》和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
作者: 徐珊   来源: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谊   孤独意识   女性自我   女性主义  
描述: 九十年代,陈染、林白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为创作出发点,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和<一个人的战争>里,从孤独意识、躯体觉醒、女性情谊等方面呈现女性自我,挖掘个人经验,讲述了女性丰富独特的私人生活,对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城乡文化视域下的"女性情谊"的书写:《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文本解读
作者: 曲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现代性体验   女性情谊   困境   城乡差异  
描述: 女性在父权制中的缺席和缄默,导致"女性情谊"的历史性空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坛,女性主义写作高潮迭起,女作家们冲破了男权中心话语的压制,勇敢的正面抒写了确定存在的女性情谊.以往,我们所熟悉的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对象都是都市中上层女性,她们所描写的"女性情谊"是知识女性之间的精神关系.本文则借助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和现代性体验的发生理论,力图探究<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的城乡"女性情谊".它更注重的是文化场域,是在城乡冲突和差异的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情谊",以及这种差异对"女性情谊"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姐妹之邦:一条艰难的女性自我救赎之路
作者: 刘传霞   来源: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弟兄们》   女性情谊   中国   《相聚粱山泊》   女性文学   小说   《方舟》  
描述: 姐妹之邦:一条艰难的女性自我救赎之路
《上海女孩》中女性情谊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
作者: 李晓静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权话语   后现代女性主义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情谊   突围   珍珠   女性形象   姐妹情谊   话语霸权  
描述: 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笼罩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被男权话语压制,女性形象也是在男性经历的描述中以被动的方式塑造。邝丽莎的《上海女孩》以女性为第一人称写作,以女主人公的经历为主线,叙述母女情谊、姐妹情谊对男权话语霸权的反抗,实现女性情谊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菲勒斯"(phallus,译为"阳具"),是男权的隐喻符号,他将男性的生理特征转化为社会秩序上的优越性,而利用女性生理上的"缺失"规定男优女劣、男尊女卑,肯定男性的权威,以父权制的正面价值建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