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参政】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论女性领导媒介形象的偏差塑造对女性参政的影响
-
作者:
秦晓红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刻板化
偏差塑造
女性参政
女性领导媒介形象
-
描述:
在当下的媒介文化传播中,媒介对女性形象表现刻板化,尤其是对女性领导形象塑造存在着种种偏差,且明显呈现出性别歧视倾向。这种形象宣传,潜在影响了女性参政的自我认知,亦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女性参政的正确认知和评价。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和对策,促使现代传媒在为女性参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妇女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
试析台湾政治运作中的女性因素——兼论“立法院”性别政治生态
-
作者:
林小芳
苏玲清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法院”
妇女运动
女性参政
-
描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妇女运动兴起发展,女性参政逐渐成为核心议题。妇女团体通过与体制对话以影响政策,或推选女性公职人员参与施政来增加女性集体的政治力量。目前,女性“立委”在“立法院”中人数增多,对妇女团体及其相关议题有所帮助,但实质作用仍有限。在社会性别主流化趋势下,女性政治力量的增长可以预期。
-
关于女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报告
-
作者:
唐伟
来源:
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查报告
妇女参政
性别优势
农村妇女
农村基层
村官
女性形象
女性参政
关注度
女大学生
-
描述:
作为活跃在农村基层的女村官们,是农村妇女参政的重要体现,她们对自身参政的理解、性别优势的认识、职责的明确及面临的困难等必须予以关注。
-
女性研究的走向与拓展
-
作者:
赵慧珠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传统
女性研究
女性解放
社会生活
比较研究
女性人类学
女性参政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现实研究
-
描述:
女性研究的走向与拓展赵慧珠近年来,随着改革与发展的逐渐深入,女性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女性研究也随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么,女性研究的进展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女性研究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与症结?今后如何寻找恰当的生长...
-
论我国电视妇女节目的边缘化生存
-
作者:
田锋
来源:
采·写·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众媒介
《半边天》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中国妇女
中央电视台
文化发展
节目
边缘化
女性参政
省级电视台
-
描述: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众媒介从此开始关注性别平等,广泛探讨女性参政、妇女与经济文化发展、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家庭暴力、女童教育、法律保护、妇女健康等问题。尤其是有5000名中国妇女代表参加的NGO论坛,对中国妇女的发展发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在当时的气氛中,有条件的电视台开始考虑开办妇女节目。中央和省级电视台有32家,在世妇会召开前后开办的妇女节
-
用自信托起巾帼从政的一片蓝天
-
作者:
辛建华
来源:
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失去自信
女领导干部
妇女运动
思想障碍
提高整体素质
传统观
实际工作
女性参政
人的能力
女性领导
-
描述:
用自信托起巾帼从政的一片蓝天辛建华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女性参政从政已极少有人公开反对了。然而,我国封建残余思想及传统观念对人们思想和心理的影响,仍然不可低估。这种思想和心理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女性参政从政能力的怀疑、轻视,以及部分人潜...
-
美国女性参政路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宁夏画报(生活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盖尔
北美殖民地
民主党人
亚当斯
殖民地时期
Stanton
北美大陆
竞选总统
女性参政
妇女组织
-
描述:
当地时间4月12日,美国前国务卿、民主党人希拉里·克林顿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这也是她第二次竞选总统。她的女性不让她在众男性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也让她因此而受到争议。200多年来,美国女性的参政之路走得艰辛却又坚定。
-
美国女性参政路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宁夏画报(生活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盖尔
北美殖民地
民主党人
亚当斯
殖民地时期
Stanton
北美大陆
竞选总统
女性参政
妇女组织
-
描述:
当地时间4月12日,美国前国务卿、民主党人希拉里·克林顿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这也是她第二次竞选总统。她的女性不让她在众男性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也让她因此而受到争议。200多年来,美国女性的参政之路走得艰辛却又坚定。
-
再论将社会性别视阈纳入宪法学研究
-
作者:
郑军
来源:
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社会性别平等
社会性别理论
视阈
性别歧视
平等原则
文化建设
女性参政
宪法学
性别主流化
-
描述:
一、引言宪政理念自产生时起,各种视角和研究方法便层出不穷。20世纪70年代西方妇女运动所引发的女性主义研究视角透过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正以不同形式向法学科的各个领域辐射、渗透,不论宪法界学者接受还是不接受社会性别理论,该理论都以它崭新、独特的视角从部门法研究视域开始,渐次向居于根本法地位的宪法学领域发起挑战,如今流行的顶层设计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指导妇女解放的理论
-
作者:
韦澍一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女干部
妇女解放
社会生产劳动
男女平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女性参与
家庭
女性参政
阶级压迫
-
描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唯一的能够正确解释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全面观照我国妇女解放的进程,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妇女问题,即“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概括”,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8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的主旨.他以《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题,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内容,本文仅就这一思想谈谈读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