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想象与重构:周作人早年生活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与周女性观的关系
作者: 徐翔   来源: 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作人   话语   视阈   女性观  
描述: 等也延续了周作人的这种误识。实际上,所谓的悲苦更多的是强加给那些女性形象的标签。悲苦女性形象对周作人的影响,在周少时并未显现,它主要是周在后期回忆中的重构。并非这些悲苦女性形象促发了周哀妇人女性观的形成,而是在其已成型的女性观的视阈中,她们经过扭曲和过滤而呈现为特定的符号表征。
镜城之像 银幕之花
作者: 林云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视阈   男女导演   形象塑造   镜城突围   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考察百年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现象和历史进程,借鉴西方电影理论成果来理解和透视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意蕴和现实处境,对男女导演镜头下女性形象塑造进行一番梳理,并探究形成男女导演不同视阈的历史文化以及
现代女性主义批评视阈下的广告女性形象
作者: 相喜伟   来源: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19世纪中叶   视阈   女性主义批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形象   现代  
描述: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潮流和政治策略已有很长的历史。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妇女运动浪潮诞生了自由女性主义思想,强调两性自由、平等权利和机会均等。本文所谓的现代女性主义伴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而产生.
再论将社会性别视阈纳入宪法学研究
作者: 郑军   来源: 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社会性别平等   社会性别理论   视阈   性别歧视   平等原则   文化建设   女性参政   宪法学   性别主流化  
描述: 一、引言宪政理念自产生时起,各种视角和研究方法便层出不穷。20世纪70年代西方妇女运动所引发的女性主义研究视角透过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正以不同形式向法学科的各个领域辐射、渗透,不论宪法界学者接受还是不接受社会性别理论,该理论都以它崭新、独特的视角从部门法研究视域开始,渐次向居于根本法地位的宪法学领域发起挑战,如今流行的顶层设计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