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欲望的化身:新世纪批评视野中的城市文学审美形象阐释
作者: 赵双花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新世纪   城市文学   全球化   欲望   知识分子形象   女性写作   审美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新世纪以来,在不断加快的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中,作家们以特殊的方式反映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全球化的交往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享受,敏锐地注视着都市人在不断变动的城市生活中精神上的一喜一忧、一惊一颤,同时也警惕着在不断的洗牌中新的社会分层的形成所导致的身份区隔以及全球化带来的人的精神的同质化。
论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欲望叙事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小说   王安忆   欲望主体   性别政治   爱情叙事   女性写作   欲望叙事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欲望及其政治《汉语大词典》释"欲望"为:"1.希望,盼望;2.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1)在一种更为理论化的阐述中,"欲望"被认为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它构成了人类
对女性写作的一种梳理与审视
作者: 戴冠青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张爱玲   谢冰莹   人的觉醒   女作家   女性写作   凌叔华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写作不只是在当下这个时代才开始被引起重视。从"五四"以来,可以说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自觉进行女性写作的作家,并以其笔下女性形象独特的性别魅力深深打动了读者。例如20世纪初中期冰心、庐隐、凌叔华、谢冰莹、丁玲、张爱玲等女作家的写作。这个时期的女性写作为文学史留下了一系列清新动人与男性写作不同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几乎感动了整整一个世纪。然而众所周知的是,那个时代关注得更多的还是人的觉醒。因为那时被社会沉重压抑的人的觉醒问题还没解决,当然她们也不可能更多地关注到女性的觉醒,这一点与男性写作并无二致。
性别文化建构视阈中的文学想象
作者: 王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建构   男权文化   女作家   小说创作   文学想象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魔术师  
描述: 杨映川是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广西青年女作家,但从她的审美经验和叙事姿态来看,我们似乎很难把她完全归类到"70后"女作家的阵营中。与一般的"70后"女作家相比,杨映川的小说创作没有步"美女写作"、"私人化写作"的后尘,无法认
欢笑与悲戚——周大新笔下的女性世界
作者: 谢颖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文学道路   女性世界   伏牛   盛云   周大新   对读   一个女性   女性写作   思想价值  
描述: 一、周大新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周大新的在创作时把目光更多投注在女性身上,他笔下女性有着自己迥异的鲜艳特征和强烈个性,她们的性格或是温婉质朴,或是热烈奔放,或是果敢坚强,这也注定了这些女性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历程。想要探寻周大新笔下的女性世界,有必要从社会、历史、文化的广阔视野和地域文化的特殊视角解读周大新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一步探析作者的心理文化,揭示其创作女性形象的思想价值、文化意蕴。
女性文学批评话语的当前处境:由戴锦华兼论当前女性文学批评
作者: 牛学智   来源: 朔方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男性文化   新时期   中国当代文学   批评话语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处境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孟悦与戴锦华合著的《浮出历史地表》(2004年)无疑是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史上的一部奠基性著作。这部著作无论对自古以来女性形象的发现、归纳,对女性成长历程的精细把捉,还是对女性经验模式的归类等等,与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2007年)一起构成了女性批评话语的高峰。她的《涉渡之舟:新时期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我宁愿看作是一部旨在提问题的开放式作品,戴锦华的困境,必将是今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写作面对的难题。套用她对
漫长而精彩的思想旅行
作者: 王慧君   来源: 法制资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中国小说史   无根   文学研究者   政治意识形态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写作   思想解放   性别意识   批判性反思  
描述: 透过这本书,我们再次欣赏到作者美丽的"低回"之姿:没有凌厉而强势的论述锋芒,也无着意颠覆陈规的阅读方法,更多是对"女性写作"之于"性别建构"意义的再三追问,对中国文本与历史语境下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发展轨迹的重新回顾与再整理,以及对"书的局限"、自我"思想困境"的批判性反思当"女性主义"越来越成为一枚标签被随意张贴的时候,在文学文本中的"性别意识"、"女性形象"遭遇
张爱玲叙事策略中的性别意识
作者: 王新梅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张爱玲   叙事策略   作家   人性   历史   书写   女性写作   性别意识   世界  
描述: 受西方启蒙主义等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围现代女性文学,在一开始,就有许多作家关注女性自我问题,他们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性别意识在旧传统和新思想之间徘徊不定,纠缠不清,呈现出非常复杂的状况。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张爱玲,她以高度自觉的性别意识创作了诸多女性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张爱玲的作品就是一种记录着女性欲望的女性主义写作或女人的表达,是对女
林白小说:女性欲望的叙事
作者: 荒林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男性话语   林白小说   妇女解放   女性话语   女性自救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社会理想   当代女性写作  
描述: 林白小说:女性欲望的叙事
传统女性主义的一次无意识回归
作者: 雷达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身体写作   女权主义   传统女性主义   女性写作   长篇小说   无意识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回归  
描述: 我不认识作者,也没有接受指定的阅读任务,我只是收到了一封诚恳的来信和分为上下卷的《浮途》(花城出版社)。出于好奇,翻开了《浮途》,却在不经意间进入了,先是消遣式地,终至津津有味地把一部长达七八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读完了。这是意外的收获。遂写下这些笔记和感想。女性主义话题,自新时期以来就在文学界不断轮回,到90年代中后期愈演愈烈,近年来,有关它的学理性研究固然在不断深入,但种种繁复现象似乎又将人们带入了迷惘。究竟怎样的女性视角才是理性的、文化的、有深度的,是与这个大时代相宜的?这是我每读女性作家小说都会有的一种
< 1 2 3 ... 14 15 16 ... 36 37 3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