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关怀】搜索到相关结果 28 条
-
女性悲歌的吟咏者——林海音女性经验源起探求
-
作者:
程燕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女性经验
主题
中国
台湾省
女性关怀
小说
-
描述: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关于妇女命运一直是重大的主题,也是女性文学最关注的核心。林海音是台湾文学史上第一位本土女性小说家,也是台湾作家中最早在其作品中为妇女的不幸命运呐喊和抗争的作家,关心妇女命运并为之抗争是她小说的第一大主题,她的作品大都以女性的视角,女性的人生经验来观照生活。她的这种女性经验源自何处,本文试从此方面加以探索。
-
亦舒小说女性形象剖析
-
作者:
胡洁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时代背景
女作家
亦舒小说
通俗小说
爱情
作品
香港社会
女性形象
女性关怀
-
描述:
亦舒作为香港最多产的女作家,笔下塑造的形象可以说是数以千计。然其成功之处,则在于她深切的女性关怀和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亦舒的小说以通俗小说的离奇、浪漫、曲折的面目出现,尽管其作品众多、面目复杂,但她始终对大都市里的普通女性充满了无限的关爱与关注。亦舒可以说是一个
-
“看上去很美”:从依附到被遮蔽的依附:浅析国产家庭伦理剧中女性主义的困境
-
作者:
王敏
来源:
新世纪剧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依附关系
完美女性
男权话语
话语体系
刻板印象
女性主义视角
家庭伦理
女性形象
女性关怀
电视剧
-
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产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主义视角也越来越凸显,剧中女性看上去从最初的依附到现在的独立自主,似乎已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是,女性形象的塑造依然充满了偏见和刻板印象,甚至在细腻的女性关怀遮掩之下,隐藏着迎合男权话语体系的实质。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从最初完全符合男权话语的依附身份,到时下被解放了的独立,男性中心主义的传统思维仍然无所不在。"家庭伦理剧是以社会道德为题材,
-
从女性化上帝到永恒的母爱——杜拉斯的女性关怀
-
作者:
泽拥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副领事》
白种女人
西方女权主义
女性化
街心花园
上帝
2000年版
女性形象
女性关怀
-
描述:
从女性化上帝到永恒的母爱——杜拉斯的女性关怀
-
试论曹禺戏剧创作中的“女性关怀”意识
-
作者:
王俊虎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禺剧作
人物形象塑造
女性人物形象
中国现代文学史
戏剧创作
意识
艺术形象
女性关怀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没有哪位男性作家像曹禺这样如此痴迷于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关注妇女的悲欢离合、精神状态及未来走向。在曹禺剧作中,那些塑造得最为成功、最为感人、最为亮丽的艺术形象均为女性。热
-
对男性经典的戏拟:《尖嗓子的配偶》
-
作者:
龚静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接受者
求索神话
男性文学经典
妇女运动
澳大利亚文学
女性叙事
戏拟
女性关怀
-
描述:
本文旨在通过文本分析,揭示《尖嗓子的配偶》与《哈姆雷特》和《瑞普.凡.温克尔》的戏拟关系,证实巴巴拉.贝恩顿作为澳大利亚妇女作家对男性文学传统的反叛及其作品表现的与伍尔夫视角类似的女性关怀。
-
东北、华北沦陷区女性文学的审美畸变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审美追求
华北沦陷区
女性文学
女性关怀
东北沦陷区
审美形态
畸变
-
描述:
从1937年至1949年,在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两场战争,造成了异质政权割据的独特局面。抗战期间,有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解放战争期间有解放区、国统区。战争背景下的女性文学在艰难中行进。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沦陷期间,东北沦陷区、华北沦陷区、孤岛与上海沦陷区的女性文学风貌既有共同性又有不同性。就某个具体的沦陷区而言,又有随时间推移而划出的前后期等差异性。女性文学的审美追求与审美形态呈现多元化倾向。东北、华北沦陷区女性文学的共同之处是发生了审美畸变。两个区域的审美畸变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
“女权主义”与女性意识的文本表达——对当前小说性别倾向的一种思考
-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消费时代
西方女权主义
女性学
当前小说
女性写作
女性关怀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权主义”与女性意识的文本表达——对当前小说性别倾向的一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