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悲剧的解锁者——徐小斌系列女性小说探析
作者: 西慧玲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探析   女性作家   女性小说   女性悲剧   文学创作   母亲   岁岁   女性道德   女性文学   徐小斌  
描述: 女性悲剧的解锁者——徐小斌系列女性小说探析
也谈“女性文学”[与吴黛英等同志商榷]
作者: 谭解文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男性文学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男女作家   “女性文学”   女作家创作   小题材   作品   小人物  
描述: 在新时期文坛上,“女性文学”这一概念提出来已有几年了,但接受这一概念的人似乎不多,愿意将自己的作品纳入这一范畴的作家更是极其有限。虽然有几位同志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论证,但由于响应者寂寥,终不免显得有点寂寞。倘要探究个中原因,我想还得从这一概念本身来寻找。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的自传式写作评析
作者: 张芳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评   黑人妇女   女性作家   自传体小说   黑人女性   写作   女性主义批评   美国黑人   女性文学   传记文学  
描述: 如果说在美国传记文学史上曾出现过奇特而伟大的文学现象,值得我们关注的,那就是叩开了美国文学的大门的美国黑人女性自传体文学。正如翁尼在评述黑人文学史所说的:"黑人的历史多保存在自传中,而不在正规的史料中。……自传为黑人作家开了一道门,使他们的作品得以进入文学的殿堂。"一、美国黑人女性的自传式写作的产生美国黑人自传有着悠久且灿烂的历史,自1845年自传领域的经典文本《道格拉斯自述》问世以来,黑人自传便独成一派。随后,美国黑人女性自传开始浮出地表。作为一种表现抗争的文学
挑战“他们的”和“我们的”权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传统的差异性表述
作者: 刘志芳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性别歧视   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者   女性主义批评   黑人女性   黑人文学   美国黑人   女性文学   差异性  
描述: 欧美女性主义者凭借她们在种族和阶级等方面的特权,自认为每个女性的经验都可以归入"我们的"范畴加以泛势化;白人男性和黑人男性则以"他们的"性别歧视和父权制思想把黑人女性从边缘推入了"低谷"。在模糊的概念中,白人妇女代表所有的妇女,黑人男子代表所有的黑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流变——从母爱主题的角度探析
作者: 陈红玲   来源: 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母亲形象   女性作家   张爱玲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母爱主题   母性   中国女性文学   冰心  
描述: 一、母性神话的重构——女性意识的觉醒期从"五四"开始,随着"人的觉醒"的口号的提出,妇女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把妇女觉醒与解放看着是关系着整个人类和民族命运前途的大事。于是随着这股强劲的个性解放、人的觉醒的时代大潮,一批女作家应运而生。冰心作为20世纪的第一代女作家,把对母爱的歌颂作为对几千年父权制教
重重帘幕密遮灯: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写作
作者: 徐坤   来源: 作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作家   女主人公   女作家   王安忆   写作实践   文学写作   女性写作   迟子建   徐小斌  
描述: 毋庸讳言,90年代最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就是“女性写作”命名的凸起。我指的是对这样一种现象的“命名”,而非女性作家的写作本身。因为女性作家并非从90年代才开始写作,历史上自从有了文学这门关于语言文字的艺术那天起,女性就已投身其中。为建立这门艺术的规范而效力,并已取得骄人的成绩。只是,一部男权文明史极力将她们排斥于历史之外,轻描淡写,使她们在历史的景框上淡出。女性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实践”,在以往的文学史中,一直被归在其它诸种文学潮流之下予以论述。因
“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前景
作者: 谭湘   来源: 红岩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中国女性文学   发展前景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写作   两性对话  
描述: 时间:1998年11月12日地点:重庆沙坪坝金太阳宾馆主持人:谭湘谭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秘书长、《当代人》副主编):我参与女性文学研究的时间不长,本来无意于主持这个"新中国文学五十年学术研讨会"中的"会中会",可是几天来,一拨儿一拨儿的女同胞找到我,交流或述说我们彼此对于女性文学的热情以及新的思考或发现,大家都有意以一个专门的时间坐一坐;而恰好许多男性精英也出现在这个当代文
女性身体命运与女性主义思想——解读海男的《身体祭》
作者: 邓芳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中国当代文学   解读   女性主义思想   海男   意识形态话语   性别差异   女性身体  
描述: 由于数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历史文化的延伸性影响,以及抹杀性别差异的“男女都一样”的时代意识形态话语影响,中国当代许多女性作家以性别指认为耻,以不彰显性别为荣,并以超越女性视角与女性体验的方式或者说是化装为男人的方式写作,继而出现在文坛的中国当代女性主义作家,总是遭受冷落或非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女性文学”贫弱、女性主义思想单薄、女性文化匮乏是不难理解的。在当代真正称得上女性主义作家的女性作家屈指可数。海男这位备受争议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的创作一直集中在用女性视角与女性经验建构性别关系,
她们的文学,她们的声音
作者: 朱新福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女性作家   声音   美国文学史   美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印第安人   作品   世纪   殖民时期  
描述: 近来看到南开大学出版社不久前出版的《美国女性文学:从殖民时期到20世纪》(徐颖果、马红旗主撰),竟不忍释卷,由衷地感谢书作者的潜心钻研,为我国喜爱美国文学的读者奉上这部拓荒性的倾力之作,
论陈染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展轨迹
作者: 焦垣生   张琴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当代文学史   陈染   作品   文学作家   性别角色   探索精神  
描述: 陈染带着她自身的性别角色,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不懈的探索精神,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独特而重要的女性文学作家代表。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陈染坚持从女性视角出发,以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模式,描写现代都市女性在社会中的个人的生存体验与感受。她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的彰显,是她作品最为打动人心的地方,也是恒久的魅力所在。
< 1 2 3 ... 27 28 29 ... 40 41 4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