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搜索到相关结果 92 条
-
二十世纪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回顾与反思
-
作者:
齐红
林舟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二十世纪末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历经“女性文学批评”(或“妇女文学批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几次命名的变化,其中每一种命名的背后都蕴含着不同时期对于女性及女性写作的文化心理期待,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因此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间向我们展现出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发展足迹。
-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
-
作者:
刘红卫
来源: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吸纳
新变
中西比较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传入中国。在历经20多年的理论研究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译介引进、批评实践勃兴及研究深化三个阶段。在此期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断地被中国的文学批评家们源引、借用、改造,最终被有效地植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现当代文学批评多元格局中的一员,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富于特色的学术领域,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审美批评: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原初形态
-
作者:
邓利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原初形态
-
描述: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最初形态属于一种审美批评,它凸现女作家创作区别于男作家创作的写作基础与美学形态,并通过对女性文学的批评,达到对妇女现实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男性霸权的批判。这种特点构成了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差异。
-
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
-
作者:
吴庆宏
来源: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女性文学传统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一名女性作家 ,早在 2 0世纪末就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了探索。她从妇女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的角度 ,考察妇女的创作 ,发掘女性文学的传统 ,寻找女性的话语 ,在作品中重新塑造妇女形象 ,积极挑战男性文化霸权。她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
男性思维与女权意识的交融体:以哈代笔下的女性形象为例
-
作者:
李娟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男性思维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权意识
-
描述:
剖析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男性文化心态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鲜明的、自相矛盾的双重个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哈代既有传统的男性思维,又有鲜明的女权主义意识。而这既是作家本人精神冲突的表现,更是19世纪以来英国和整个西方社会人们精神与思想上所经历的种种动荡与危机的真实反映。
-
天使还是妖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论《白雪公主》中的两类女性形象
-
作者:
张伊伊
来源:
参花(文化视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白雪公主
妖妇
天使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对传统文学中"天使/妖妇"这两类对立的女性形象的分析一直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关注重点。童话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同样存在这种对立,其背后体现出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对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中"天使和妖妇"这两类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看法。
-
重新解读《红字》中海丝特·白兰的人物形象
-
作者:
谢倩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女人
《小城之恋》
女孩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红字》的伟大之处离不开小说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学术界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就海丝特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所塑造的形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她绝对不是为了贪图一时欢乐而自甘堕落的女人,但也不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站在历史最前沿的女权主义者,而是一个在传统道德和清教制度的压迫下逐渐觉醒、开始叛逆、走向独立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从新的角度来重新解读海丝特·白兰这一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
解读刘禾《重返〈生死场〉》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作者:
冯晓曦
来源:
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死场》
萧红
刘禾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重返〈生死场〉》采用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作者刘禾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将作品主题置于与民族主义相对立的位置,使得萧红的《生死场》再一次陷入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问题中,其创新和偏颇之处相当具有典型性。从对男性批评家的否定、女性身体状态的描述、女性作家与男性作家写作模式的不同、男性特点的削弱、男性与女性归属的对比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个人性评论,以此解读刘禾的女性主义思想。
-
许地山多维视野中的女性观
-
作者:
徐丽萍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宗教
人文主义
许地山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许地山的女性观在中国现代男性作家中是值得称道的,他在充满宗教意味和异域风情的氛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他在创作中所反映出的女性观代表了五四时代启蒙知识分子、人文主义者对女性的态度与立场.对女性的神圣化以及努力提升女性社会地位的创作,使他成为五四时期最尊重女性的作家之一.尽管从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他还尚未摆脱男性中心思维定势的影响,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现代启蒙作家在关注女性命运、寻求人的价值的确立等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
《尘埃落定》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解读
-
作者:
张宏勇
来源: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
解读
“物件”
尘埃落定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杰作,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该部作品以其"故事的魔幻性、语言的诗性"——严家炎语——赢得了众多读者,又以其思想内容、艺术表现等审美性赢得了众多文学批评家。文章力图用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方法对该作品进行解读。通过女性形象类型的分析,研读作品并找到对应的女性形象,发现:每一个女性形象对应的类型,都是父权制社会在女性形象上的投影。
<
1
2
3
4
5
6
...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