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女性文学的多元形态研究论述
作者: 林子云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化   体现   女性文学  
描述: 近百年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从不自觉到自觉,展现了我国女性丰富的思维方式和多种多样的社会经历,从冰心、张爱玲、三毛、琼瑶等,不同风格的作家来看,中国女性文学经历了长途跋涉的变化。也是中国
女性学研究——反思与展望
作者: 杨永忠   周庆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特征   多元化   女性学   发展方向  
描述: 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女性学研究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就,成为当代妇女问题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反传统精神、深刻的人文关怀倾向、兼容并包的学术胸襟、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特色、格物致用的学术传统等学科特征。女性学研究对妇女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妇女解放”的真正含义,并有助于廓清我们对女权运动的认识。女性学研究代表了新世纪妇女问题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为女性主义的探索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新现实主义解读
作者: 李艳红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新现实主义   多元化  
描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文坛出现了回归传统现实主义的文学思潮,强调艺术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以写实为原则,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为读者提供特定时代的社会历史画面,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中汲取养分,形成了新现实主义。在美国当代文学中注入新鲜活力的一批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在创作取向和艺术风格上都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特征。
思想的复调:1990年代以来的台湾文学思潮
作者: 张重岗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   多元化   左翼   台湾文学  
描述: 左翼与本土/后殖民论之间的角力,是台湾1990年代以来最引人瞩目的思想文化现象。从1970年代的文学论争开始,经过美丽岛、解严等事件,"何谓台湾"、"台湾文学的定位和视野"等议题引发思想界的持续追问。2000年发生的陈映真与陈芳明关于台湾新文学史等的论争,进一步触动对台湾社会文化的深层思考,并在东亚思想界产生一系列的连锁效应,如2003年陈映真和藤井省三的论争、2004年松永正义和藤井省三的论争。除此之外,台湾学界为建构开放性的文化场域,开辟了诸多不同的路径,在方法论思考(如作为方法的亚洲、文学传播和体制
新世纪英美一战文学研究新动向
作者: 周汶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化   一战文学评论   跨学科性  
描述: 新世纪英美一战文学研究呈现出两大趋势:关注点的多元化和研究的跨学科性。前者表现为关注点从士兵文学向后方文学的转移,以及被研究文本体裁的多样化和研究视阈的不断拓展;后者体现为对一战文学的女性主义解读
后现代美国女性描述性翻译研究
作者: 李美阳   来源: 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化   女性文学   描述性翻译  
描述: 翻译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转化,还有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不可避免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通过描述性翻译来研究后现代美国女性文学译介,论述影响译介的不同的社会因素。
2009年日本文学研究现状
作者: 王志松   来源: 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多元化   学术争鸣   论题  
描述: 本文对2009年日本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状况作了概述。总体上看,学界呈现出多元化的活跃态势: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成果显著,且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新探索;与此同时,近世文学、大众文学和女性文学等薄弱环节的研究也有了一定推进;而围绕"林译村上文学"的争论则为学界带来了活力。
试论我国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
作者: 王继锋   王吉正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空间   母亲神话   多元化   两性对话  
描述: 2 0世纪 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了“百花竞艳”的多元化格局 ,女作家们以细腻的笔触对女性的日常生活、情感、欲望进行描写 ,使文学对人关注的中心点产生了根本性的位移 ,实现了对男性霸权的一种
“她的角色”——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 郭木笛   来源: 科技传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志广告   刻板印象   多元化   女性形象   性别  
描述: 在国际杂志被大量引入的今天,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呈现着多角度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揭示着时代文化和社会对女性认知的变迁。本文试图对女性形象的进行解析,通过传统与现代模式的对比,从一定程度上挖掘媒体隐喻的性别意识。虽然新时代的女性形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性别歧视、以展现女性传统、外化、带有性暗示的刻板形象仍然是大量存在的。
试论宋词中女性形象的身份多元化现象:以周邦彦词为中心
作者: 林丹妮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多元化   周邦彦   宋词   女性形象  
描述: 宋代的经济氛围、社会习俗、教育风气及法律制度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来探究以周词为中心的宋词中女性形象身份的多元化现象。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