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哈姆雷特》与《窦娥冤》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作者: 宋敏   来源: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关汉卿   地位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描述: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关汉卿的《窦娥冤》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冲突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悲剧的女性形象。自我主导权和生命权的沦丧流露出女性形象脆弱的一方面;外力横加的权欲和物欲流露出女性形象婚姻爱情之本质,最终使得女性形象或成为男性掌控的政治争斗的殉葬品,或难逃无助宿命。
不同的命运 相同的性格——论关汉卿杂剧中下层妇女形象
作者: 李玉杰   来源: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尊严   关汉卿   赵盼儿   杜蕊娘  
描述: 关汉卿在杂剧中塑造了大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形象,她们命运不同,却有着鲜明的共性特征——抗争。他通过不同的形象写出了这些女子对正常生活的向往,对争取独立人格的抗争,他力图用自己的笔恢复这些女性的尊严。
关汉卿笔下窦娥节妇形象之我见
作者: 孙冲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娥   窦娥冤   节妇   关汉卿   形象分析  
描述: 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直是研究元杂剧时不可避免的重要部分,《窦娥冤》作为关汉卿代表作,窦娥更是其笔下经典的节妇的形象。本文将从传统视角和新视角即窦娥形象的工具性这两方面来对其节妇形象进行分析探讨。
关汉卿杂剧中元代平民女子觉醒和抗争意识探析
作者: 刘颖慧   来源: 理论导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民女性   关汉卿   觉醒   杂剧   抗争  
描述: 元代是一个杂剧兴盛的时代,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杂剧作家在作品中生动反映了当时平民女子的觉醒和抗争意识。这是中国古典戏剧中最为平民化的女性形象,非常真实、生动。
关汉卿杂剧的女性主义阐释
作者: 潘莉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关汉卿   杂剧   元代   女性主义  
描述: 关汉卿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曲家。他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受到了广泛赞誉。但是,从女性阅读策略的角度来看,这些女性形象在实质上都是被古代封建男权文化规范了的性别角色,她们对现实社会的抗争也必须借助男性的力量才能完成。
探赏关汉卿杂剧中的平民女性
作者: 张兵   来源: 新课程·教育学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才艺   平民女性   关汉卿   婚姻   出身  
描述: “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在杂剧中塑造出了一批性格迥异、光彩照人的平民女性形象。她们身处社会底层,处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地位,内蕴超凡的才智与胆识以及在觉醒中抗争的意识,勇于反抗恶俗势力,敢于冲破
关汉卿《望江亭》杂剧品探
作者: 赵兴勤   赵韡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汉卿   《望江亭》   杂剧   戏曲人物   女性形象  
描述: 关汉卿《望江亭》杂剧品探
关汉卿公案剧的艺术传承作用
作者: 韩春萌   王文勇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案剧   关汉卿   大众审美   艺术传承   法制文学  
描述: 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用公案剧表达了对法制问题的探索,他的公案剧有十分突出的法制文化价值。在艺术探索上,他的公案剧强化了平民文学的审美特征,丰富了女性文学的形象画廊,拓展了法制文学的艺术形式,发挥了重要的艺术传承作用。
解析莎士比亚与关汉卿悲剧中塑造女性形象的不同艺术方式
作者: 贺颖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关汉卿   悲剧   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   女性形象  
描述: 莎士比亚和关汉卿均是世界文坛上的巨擘,其剧作至今影响深远。他们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其作品中无不透露着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尤其是在他们的悲剧作品中,一系列个性鲜明、生动形象的女性形象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
试用矛盾分析法探究关汉卿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慧君   来源: 文化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娥   马克思   谭记儿   关汉卿   赵盼儿   矛盾分析法  
描述: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方法之一,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对关汉卿元杂剧《窦娥冤》《望江亭》《旧风尘》中的窦娥、谭记儿、赵盼儿三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 1 2 3 ... 5 6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