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统文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127 条
-
论消费文化时代的“身体写作”及对女性文学创作的思考
-
作者:
田皓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费文化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身体写作”
-
描述:
消费文化的崛起,使文学创作逐渐从形而上走向形而下,从上半身滑向下半身。“身体写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某一社会层面精神需求的反映,它的流行是消费主义与媒体炒作合谋的结果。身体写作由最初的挽救身体到后来的身体遭到歪曲、利用,其发展轨迹有越来越逼近低级趣味的色情小说的趋向。摆脱消费文化的蛊惑,将肉体与灵魂有机结合,是其免于崩塌的明智选择。
-
传统文化浸润下的古典女性诗词
-
作者:
王爱红
来源:
西江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女性诗词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
描述:
古典女性诗词不仅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渊源。古典女性诗词在传统文化的观照下,从前期的“闺怨”题材到后期明清时期的表现女性意识和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的理想,直接或间接影响或促成了“五四”时期和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
夏娃言说——近年几部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著作评说
-
作者:
陈骏涛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理论批评
生命意识
审美意识
传统文化
-
描述:
夏娃言说——近年几部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著作评说
-
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疯女人形象
-
作者:
张永军
来源:
阴山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女人
男权
女性世界
传统文化
-
描述:
19世纪以来,"疯女人"不断被阐述和演绎,成为重要的女性文学主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对抗男权、颠覆男权文化、建立女性世界。"疯女人"形象在三个阶段都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成为解读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重要角度。
-
论萧红作品中女性的悲凉人生
-
作者:
谭丽珍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萧红
传统文化
女性
-
描述:
作为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萧红通过其作品描述了女性人生的自然悲剧和社会悲剧,深刻揭示了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为传统的男权中心主义及奴性文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
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
作者:
刘宝春
来源:
煤炭高等教育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主体意识
女大学生
传统文化
-
描述:
由于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 ,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极为缺乏 ,表现在 :对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认同 ;强烈的性别自卑 ;期望值和竞争意识、成就意识水平较低 ;缺乏性别意识和妇女解放的责任。另外 ,传统的教育
-
礼仪与道德散论
-
作者:
蒋璟萍
来源: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趋势
礼仪道德
传统文化
-
描述:
礼仪与道德的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既是礼仪之邦又是道德国度;从世界的角度看,礼仪道德是中西方伦理的融合之点。同时,礼仪作为道德,还具有规范性和操作性相统一的优势。可见,礼仪与道德的融合,既可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行中西文化的融合,又利于增强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
全文:礼仪与道德的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既是礼仪之邦又是道德国度;从世界的角度看,礼仪道德是中西方伦理的融合之点。同时,礼仪作为道德,还具有规范性和操作性相统一的优势。可见,礼仪与道德的融合,既可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行中西文化的融合,又利于增强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
中国农村女性形象的重构及其对策:以互联网新媒介为视阈
-
作者:
孙雁南
来源: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联网
形象重构
中国农村女性
传统文化
女性网站
-
描述: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互联网正以日渐强势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媒介传播的性别失衡也引发了学界的探究并催生了一批女性网站的崛起,但是在中国女性构成中占绝对比例的农村妇女却鲜从互联网环境中受益。因此,从中国农村女性的角色变迁、国内女性网站的发展现状出发,探析互联网作为新媒介重构中国农村女性形象的可能性及对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女性形象:以“开花调”为例
-
作者:
郝儒杰
陈学明
秦博
张琳
来源: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开花调
民歌
文化艺术
传统文化
-
描述:
勤劳而智慧的汗水,滋润着曾养育新中国革命、抗战胜利的英雄土地,印证了社会前进的美丽图案,在旧社会,开花调控诉无情的社会制度和封建压迫;在抗战时期,开花调成为鼓舞士气和激发斗志的有力武器;在当前,开花调成为团结实干、勇于追梦的精神动力,这对我们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
浅析传统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
-
作者:
崔月华
赵菲
来源: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古典情调
末世苍凉
传统文化
旧式女性
-
描述:
张爱玲以其非凡的文学成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小说在融汇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同时,始终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传统文化对她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表现在:温婉诗意的古典情调;旧式家族的女性形象;悲哀怅惘的末世苍凉。
<
1
2
3
4
5
6
...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