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书写】搜索到相关结果 25 条
-
边缘创伤下的女性情怀书写——以严歌苓笔下移民者形象为例
-
作者:
田野
来源: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伤
书写
边缘
出路
-
描述:
边缘化的创伤处境中依旧不忘初心,展现女性美和人性美。而严歌苓对于作品中人物的书写,不仅仅是一种关怀,更是对于边缘处境下的移民女性出路的思考。
-
丁玲早期小说的文体选择与自我意识嬗变
-
作者:
王伊薇
来源:
河套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体
自我意识
书写
丁玲早期小说
-
描述:
丁玲早期小说多涉及女性主题,而女性的自我意识是其着力表现的内容之一。丁玲对女性人物本身有大量和"书写"相关的描写,这既是作家塑造人物的独特方式,也是观照其自我意识嬗变的独特角度。本文从日记、书信
-
声音、姿态与对话——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的理论构想
-
作者:
秦晓红
来源:
文史博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声音
书写
社会性别史
-
描述:
在我国,作为一门正在建构发展中的学科,妇女与社会性别史目前来说还是一门边缘学科,我们无意向主流靠拢,更不必与之抗衡,相反,我们正是要利用这种“边缘”地位,在传统史学之外,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新路来。
-
印度女性文学书写探究
-
作者:
李美敏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写
印度
女性文学
-
描述:
印度女性文学书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书写的权利到现代女性意识和话语权力,这个过程是印度女性重新审视历史、现实和自我的过程。以历时性的角度,结合女性作家的作品分析每一个历史阶段印度女性文学书写
-
战争与20世纪40年代女性文学
-
作者:
李奇志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写
战争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40年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战争书写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核心内容。这种书写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以丁玲、草明等人为代表的充满民族国家意识的战争书写;以陈敬容、萧红等人为代表的注重对现实
-
试论丁玲早期小说中的知识女性书写
-
作者:
魏爱玲
来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早期小说
书写
知识女性
-
描述:
丁玲早期的小说塑造了梦珂、莎菲等一系列知识女性形象,为读者展示了中国女性觉醒时的种种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探究了丁玲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
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女性困境--“书写”与“行走”:通往救赎之路-知识女性的精神困境与自我超越
-
作者:
齐红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困境
行走
书写
知识女性
西蒙·波伏娃
-
描述:
、灰暗乃至绝望的心绪中摆脱出来,从而获得最后的“超度”,这是许多女性作家和女权理论家们一直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虽然尚未得出明确统一的答案,但是写出“女性圣经”《第二性》的西蒙·波伏娃以及其他一些女作家们,已经用自身的经验向我们证明:“书写”与“行走”也许是通往女性自我救赎之路的一座很好的桥梁。
-
逃离“正常心灵”:当代西方女作家对女性本体意识的书写*
-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体意识
正常心灵
逃离
书写
女性
-
描述:
“女性书写”无疑是女性主义的重要实践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女性主义以解构性别差异从而达到消解性别的社会定位,以实现男女两性平等为起点和目标,但由此也造成了性别差异可能成为其既需要消解又需要
-
人到中年的女性形象书写
-
作者:
黄钟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佳影片
《男人四十》
许鞍华
《美国丽人》
书写
奥斯卡
女性形象
中年
-
描述:
“中年危机”对大众来说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探讨相关话题的电影也不在少数,诸如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美国丽人》、许鞍华执导的《男人四十》以及周防正行执导的《谈谈情,跳跳舞》。
-
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历史散文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马小敏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私人化写作
女性命运
书写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历史散文
中国女性
-
描述:
文学应呈现何种女性形象?这在女性浮出历史地表后一直争论不休。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影响甚大,中国女性作家意识到以往女性形象“天使化”与“妖魔化”的倾向是由男性意识创作导致,便毫不犹豫地对书写话语权进行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