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美剧中的女性形象--以《绝望的主妇》为代表
作者: 刘艳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剧   个人主义   性格张力   女性形象  
描述: 文章对以《绝望的主妇》为代表的美剧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认为美剧女性具有狡黠又正直、温柔又果敢、个人至上又富于责任意识的多面性格,人物形象具有极强的性格张力;继而结合剧情探讨人物性格张力的形成及其魅力;最后从创作角度研究编剧的人物塑造方法——抑恶扬善。文章通过对美剧女性形象的剖析,以期为国内影视剧人物创作提供借鉴。
“莎菲们”的道路:丁玲早期创作探微
作者: 冷嘉   来源: 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革命   个人主义   丁玲  
描述: 丁玲在其登上文坛之初,创作了一系列反映中国现代早期"新女性"形象的作品。但和同时期大多数女作家有所不同的是,丁玲的女性书写中,包含着对个人和大时代的辩证关系的艰难探索。本文通过对《莎菲女士的日记》和《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之二)进行细读,探讨女性主体在家与国的夹缝中的尴尬位置和成长可能,以及革命与女性解放之间相互纠结的关系。
《筒·爱》的超验主义解读
作者: 吴志梅   来源: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自然观   超验主义   个人主义  
描述: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传世之作,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争取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主人公简·爱对爱的追求与自我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她的超验主义思想实践的过程。文章从“超验主义”这一视角来对《简·爱》进行解读,并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探索作者本人的超验主义倾向。
《简·爱》的超验主义解读
作者: 吴志梅   来源: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自然观   超验主义   个人主义  
描述: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传世之作,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争取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主人公简.爱对爱的追求与自我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她的超验主义思想实践的过程。文章从"超验主义"这一视角来对《简.爱》进行解读,并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探索作者本人的超验主义倾向。
透过《森太太》中的两位女性看印、美两国文化
作者: 张婷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美文化   仁爱和平   《森太太》   个人主义  
描述: 《森太太》选自裘帕?拉希莉的第一部小说集《疾病解说者》。这篇小说主要涉及两位女性人物:森太太和艾略特母亲。在拉希莉敏感细腻的笔触下,这两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物个性分明,一言一行都透露了不同的文化背景。本论文试图通过这两位女性来解读她们分别代表的印美文化,并力图挖掘出作者借此小说表达出来的文化方面的主题。
20世纪美国西部女性文学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研究
作者: 尹馨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西部女性文学   个人主义   研究   价值观  
描述: 20世纪美国西部女性文学的发展不仅恢复了女性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和男性同等重要的一种主体存在,更是将个人主义价值观植根于家庭、情感、事业等不同情境当中,丰富了个人主义研究的维度。
论张爱玲的个人主义与小说创作
作者: 曹丽霞   来源: 中国教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创作   个人主义   影响   表现  
描述: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张爱玲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她的冷静而略带苍凉的生活叙事和唯美至上的创作风格赢得了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她本人的个人主义,造就了她的非凡的文学
解读维纳斯:多元形态的古罗马女神
作者: 姬庆红   来源: 中国宗教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罗马   罗马人   文明进步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共和时期   维纳斯   叙述话语   女性形象   崇拜  
描述: 从罗马共和时期对维纳斯的集体主义崇拜,到帝国时期盛行的个人主义崇拜,极大地促进了古罗马的文明进步。但是究其实质,在古罗马社会中,维纳斯的女性形象却只不过是父权制叙述话语所创造的符号而已。
倔强的灵魂--谈丁玲小说中几个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宋晓萍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活   共产党员   莎菲   陆萍   个人主义   丁玲   女性形象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小说   不协调  
描述: 丁玲是善于刻画女性形象的著名作家。在她众多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女性人物。这些女性中有不甘于沉沦的梦珂、莎菲;有不断探求新路的美琳、丽嘉;有面对反动派杀人屠刀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有对新生活充满信心的薇底,也有与新生活不协调而陷于重重矛盾之中的陆萍。这是一组女性形象的群雕,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女性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尽管这些女性携带着纷杂的时代尘土,处于不同地位,
海明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姜沈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师范大学   国际会议   个人主义   历史意义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外学者   作品   女性形象   海明威   新西兰  
描述: 由广西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联合主办的海明威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7月16日至20日在桂林市松园渡假村召开,这是第一个由美国以外的学者主办的海明威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新西兰等国的7名专家教授,以及国内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出版单位的专家教授、研究人员。美国海明威学会主席、北达克达大学英语系主任罗伯特·刘易斯给大会发来热情洋溢的贺电,他称这次会议是一次重要而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会议开幕式由厦门大学杨仁敬教授主持,广西师大贺祥麟教授致开幕词,桂林市吴副市长代表市长郑义向大会祝贺。会议期间,中外学者对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