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女性哥特视野下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
作者:
叶梅
来源: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哥特
乔治·艾略特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
描述: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乔治·艾略特前期作品中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它继承了英国女性哥特小说的传统,蕴含了大量女性哥特小说的元素,集中体现在女性形象的矛盾性及其双重作用、女性与父权制度的矛盾关系和小说文本的矛盾性这三个方面。在女性哥特这一新的视角下考察这部小说,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乔治·艾略特女性意识的矛盾性。
-
解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女性生存美学
-
作者:
谭敏
赵宁
苑辉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人腔
生存美学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
描述: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女性人物默默实行以爱和同情为主题的生存美学,这是对男权社会所提倡的规训模式的挑战。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逾越男权社会所制定的审美规范,在同情和爱中发现人生的"诗性美"。这种生存美学是一种自我实践的生活艺术,也是一种以自我道德和实践为核心的伦理学。具有包容性的"女人腔"试图消解和摧毁父权制度下以二元对立为中心的权利话语,同时体现了女性审美快感和自由,也体现了女性生存美学的要义。
-
弗罗斯女孩之烦恼:《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的成长
-
作者:
彭丹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麦琪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
描述: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早期代表作。本文旨在从成长小说这一角度分析体现在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并且通过对女主人公麦琪的情感成长、道德成长及女性意识成熟的分析,来展现她如何从渴望到困惑到最终实现自我升华的过程,为了解乔治·艾略特时代的女性研究打开窗口。
-
《白衣女人》中的性别角色问题——小议三个妇女形象及其他
-
作者:
朱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疯人院
妇女形象
女性角色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劳拉
伏尔
女性形象
哈佛大学
性别角色
-
描述:
朱虹女士 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四十年来,她在外国文学研究的领域里勤奋笔耕,硕果累累。由于她对英国文学的极深造诣和卓越贡献,使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美国哈佛大学报纸誉为“一个文学上的奥德赛”,并以此对她进行了专题报道,长达半个多版面。朱虹女士是中美恢复邦交以后的第一批赴哈佛大学燕京学院的访问学者;1986年应哈佛大学英文系的邀请,到该校进行了三次讲演,题目是《从国际观点看美国文学》,引起听众浓厚兴趣,有的竟至入迷。1990—1991年朱虹女士被哈佛大学邦廷学院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