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妻子与女儿》】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小说会话分析透视人物性格——《妻子与女儿》柯克帕特里克夫人研究
-
作者:
卢佳唯
来源: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会话分析
柯克帕特里克夫人
人物性格
《妻子与女儿》
-
描述: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小说家盖斯凯尔夫人以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传统的家庭女性身份塑造了许多丰富的女性形象。其最后一部作品《妻子与女儿》中的女性人物各有特色,反映出盖斯凯尔夫人对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褒贬结合的态度。小说女主角莫莉(Molly)的继母柯克帕特里克夫人(Mrs.Kirkpatrick)是一个典型的反面女性人物,作者也在文中多次暗示对该人物的不满和怜悯。传统的文学评论大多从政治、伦理等社会语境对小说进行分析,而本文将运用语言学中小说会话分析的相关理论对柯克帕特里克夫人这一人物进行探讨,从而更加系统地论证
-
《妻子与女儿》中莫莉的人物原型分析
-
作者:
魏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型
守护神
《妻子与女儿》
莫莉
-
描述:
英国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的最后一部作品《妻子与女儿》,代表了她的文学最高艺术成就。作品以其敏锐的观察、巧妙构思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风趣幽默的对话和平易流畅的叙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品中,盖斯凯尔夫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许多有意思的人物形象。其中,女主人公莫莉是一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莫莉本性善良,乐于助人,深受身边人的喜爱。莫莉历经了父亲再婚的挣扎和抗争,后与继母和她带来的女儿辛西娅的相处的困惑,逐渐从天真走向成熟并实现自身价值。这一过程中,莫莉这一人物形象体现出了古希腊神话中守护神的原型。
-
名实论与身份说——盖斯凯尔夫人《妻子与女儿》人物姓名的另一种阐释
-
作者:
黄伟珍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说
《妻子与女儿》
盖斯凯尔夫人
人物命名
-
描述:
命名是为了界定一种身份,在文学作品中,姓名既是艺术角色的符号,又蕴含着深刻的名实关系。盖斯凯尔夫人的《妻子与女儿》就是一部巧设人名以体现人物性格的奇妙作品,而传统的文学评论对这一点并不十分重视,它们大多从政治、伦理等社会语境对小说进行剖析和考证。事实上,人物命名背后蕴藏的名与实的关系,往往也是塑造人物政治身份和文化身份的有效方法。认识这一点,有助于从新的角度解读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有助于挖掘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
-
视线交织的“圆形监狱”:《妻子与女儿》的道德驱魔仪式
-
作者:
陈礼珍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线
身体
《妻子与女儿》
盖斯凯尔夫人
圆形监狱
-
描述:
本文分析盖斯凯尔夫人在《妻子与女儿》中描述的一个道德驱魔仪式,考察哈瑞特小姐如何通过故意将自己和莫莉的身体暴露在公众视线之中,利用公众视线的力量驱除依附在莫莉身上的道德流言的幽灵,恢复她的淑女声誉。《妻子与女儿》的女性人物都生活在视线交织的"圆形监狱"中,她们的身体几乎成为各种权力的斗争场所,在视线与女性身体之后潜藏着一幅由多重权力构成的冲突图景。本文试图描绘这幅与道德驱魔仪式有关的图景,藉此展示维多利亚女性在触及道德与权利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