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马桂新,刘丽】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女性形象的文化悖论:199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淑女”与“荡妇”
-
作者:
王璐
刘丽英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现代汉语词典
性道德观念
第三阶段
女性写作
性行为
女性形象
男人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
描述:
在1990年代女性文学中,"荡妇"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肯定,而"淑女"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却遭到了质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荡妇"是指行为放荡、不检点的女人,"淑女"是指美好的女子。而事实上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荡妇"是指性行为放荡的女人,主要指超越了传统的性道德规范和性角色约束的女人
-
浅析《小姨多鹤》中的朱小环形象
-
作者:
刘丽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姨多鹤
女性形象
朱小环
-
描述:
《小姨多鹤》是严歌苓文学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着重塑造了女主人公多鹤温柔、善良、勤劳、坚韧的美好品德。但人们在赞美多鹤之美好和唏嘘多鹤之不幸时,往往会忽略里面的另外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朱小环。本为就从几个方面着重分析朱小环的人物形象。
-
1930年代左翼电影文学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刘丽丽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革命意识
女性话语
女性形象
左翼电影文学
-
描述:
1930年代左翼电影文学是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它产生于民族存亡之际,以大都市上海为中心进而影响到全国。左翼电影文学中的女性群体是值得关注的,电影剧本作家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她们成为左翼电影文学人物画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左翼电影文学剧本(或电影本事、电影故事)和电影评论出发,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并结合1930年代前电影女性来探索女性形象转化的特点。30年代前的电影女性以传统女性为主,例如旧式小姐、寡妇、平民女子,也有少数女学生和资产阶级色彩的小姐。
-
简·爱对中国当代女性成长的价值分析
-
作者:
刘丽霞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成长
爱情观
独生子女
婚姻
当代女性
留守儿童
女性形象
积极进取
中国女性
-
描述:
一、引言《简.爱》是人类文学史上一笔珍贵的遗产。它塑造了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及宗教都采取自主、积极进取的态度,敢于斗争、敢于争取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历年来,对《简.爱》的评论文章不胜枚举,但是绝大多数集中在对简.爱的爱情观和作者的写作手法的分析上。至今还没有文章采取时间纵向切面的方法,从主人公的童年、少年到青年时期分析其对中国女性成长的启示,本文的意义即在
-
从哈代笔下的女性人物看哈代的悲剧宿命观
-
作者:
刘丽阳
来源: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宿命观
悲剧
女性
-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哈代笔下几位女性形象,揭示了她们所处的时代和作者的男权思想是制约她们获得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她们的坎坷命运充分体现了哈代独特的悲剧宿命观。
-
浅析《生死场》与《大地》中农村女性悲剧命运
-
作者:
刘丽丽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生死场》
《大地》
悲剧命运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萧红和赛珍珠都把笔触伸向中国最下层社会。在《生死场》和《大地》中她们关注最广大女性的生存状态,始终如一地以女性视角与女性生命体验为切入点,并从多方面展示中国广大女性的生存真相,从多方面深刻剖析了女性悲剧的根本。本文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几个典型的农村女性形象总结其悲剧命运的相同之处。
-
当女性文学遭遇当代都市文明:改革开放以来京津都市女性文学代表作品主题探析
-
作者:
刘丽梅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
主题
女性文学
-
描述:
当代都市文明为女性文学提供了崭新的文化语境。女作家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都市的种种现象,用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书写着城市女性的心灵诉求。以京津两大都市为例,北京女作家张洁(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陈染(生于20世纪60年代);生于北京、成名于河北的铁凝(生于20世纪60年代)和天津的王小柔(生于20世纪70年代),无疑是其中突出的代表,透过她们作品主题的变化脉络,可以体察当代都市女性的心灵随着都市文明演进而驿动的轨迹。
-
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视角对地《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
作者:
刘丽琛
来源:
东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作为翻译研究与女性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时期。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领域里的一股新兴力量。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打破了传统译论的束缚,颠覆了传统译论的二元对立思维,修正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忠实”观、强调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发挥译者主体性、重新界定了译文与原文、译者与作者的关系。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要求译者以女性主义的方式来改写原文,从而在翻译中凸显女性的身份地位,在语言和政治上实现真正的平等。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较为成熟,而在我国的发展却
-
全国妇联领导宋秀岩一行在农一师阿拉尔市调研
-
作者:
刘丽珍
年思凤
史玉村
来源:
兵团工运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实践
调研
组织建设
群众工作
全国妇联
阵地建设
二连
重点工作
妇女儿童
妇女工作
-
描述:
5月11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一行走进农一师五团二连考察调研妇联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创新实践情况。调研中,宋秀岩一行参观了五团二连的"妇女之家",与团、连两级妇联干部和基层妇女群众进行了亲切座谈。座谈会上,宋秀岩一行在听取了五团妇联、二连和五连两个连队的妇女工作介绍后说:"兵团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得比较完备,妇女之家活动阵地建设比较好,兵团妇女工作有很多值得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