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中之镜: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批评
-
作者:
毕红霞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批评的批评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批评从整个当代文学批评中逐渐独立出来,批评风格由感性向学理性转变;经历了概念争论与确立、妇女形象批评、女性文学传统的寻觅、对理论应用的反思和“身分”批评这些阶段;批评方法由八十年代初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到九十年代中期集中借鉴和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发展为90年代末期多元化的走向。从纵向的历史线索来看,女性文学批评在对创作实践的分析、理论的反思和学科化的初创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绩,产生了一批学术化的批评专著和大量论文,形成了自己的声音;横向来看,国内女性文学批评深受西方当代文学理
-
女性:如何从肉体回归身体——兼论《桃之夭夭》《青狐》对女性肉体的描述
-
作者:
李清霞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蒙
《桃之夭夭》
“身体话语”
身体特征
王安忆
肉体欲望
中国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青狐》
-
描述:
自从男权中心秩序被确立以来,女性就作为男性欲望的对象存在着,女性是男性的财富,供男性享乐。女性身体的欲望对象化是随着父系氏族文化取代母系氏族文化而出现的。在父系氏族文化的早期,男性欲望的对象是最具有生殖能力的女性,当女性不再纯粹作为生殖工具为某些男性所拥有时,女性身体的美丽成为男性追逐的另一目标。无论作为生殖工具,还是财富象征,男性渴望占有的始终是女性的身体。
-
戊戌时期关于女子教育的论争
-
作者:
舒叶和
邓云霞
来源: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性趋向
妇女运动
女子教育
-
描述:
妇女问题在近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它在戊戌时期被提上日程主要是由于救亡图存的需要,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妇女运动始终带有浓厚的政治性色彩。本文从戊戌时期维新派与顽固派就女子教育发展展开的论争这一角度,来分析近代妇女运动的政治性趋向。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与酒文化
-
作者:
舒红霞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酒
古代女性
女性文学
酒文化
-
描述:
酒与酒文化构筑了女性文学的意象,再现了古代女性的艺术审美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呈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存在的思想文化环境,以及女性个体意识觉悟的程度,发掘与拓展了古代女性的文学艺术创造能力。
-
女性词研究的新突破——读邓红梅《女性词史》
-
作者:
田金霞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开
阻碍
成果
李清照
女性词
词史
女性文学
朱淑真
新突破
主流
-
描述:
近年来,女性文学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果。一些专门论著相继问世。在女性词的研究方面,点的研究早已展开,对李清照、朱淑真的研究即是显例。然而,面的研究似刚开始,“隐性”的女性词史湮没于词史主流之中而不闻,一些在女性词史上成就卓著的大家甚至不为人知,这种状况阻碍了女性词研究的进程。在此学术背景下,邓红梅女士的《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以下简称《词史》)横空而出,为女性词研究带来勃勃生机。
-
女性“缺席”的判决:论《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张红霞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
西游记
女性形象
主观意识
-
描述: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从凡间女人、天上女神到下界女妖,都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主观态度。这些女性形象,是在现实女性“缺席”的情况下,任由作者按其男权观念进行塑造的,她们的言行都是作者意识的反映,她们的道路也都是作者为其特意设计的,她们是作者头脑中不同类型的女性模型在作品中的显现。
-
囚禁·认同·突围——论中国女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作者:
耿明海
左云霞
来源: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主流电影
视角
个体意识
-
描述:
本文对中国女性电影中不同视角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归纳,从中梳理出女性在女性电影文本中的大体发展脉络,从而更深层地探讨女性意识的传达与女性个体意识的健康发展,打破男权统治下的主流电影的统治堡垒。
-
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元杂剧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及其人文品格
-
作者:
张红霞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女性主义
元杂剧:妓女形象
-
描述:
元杂剧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 ,冲击了传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模式 ,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这些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妓女的现实处境和心理欲求 ,但也被试图在她们身上寻回失落自尊的作者 ,蒙上了一层理想化的光晕。以此为基点 ,本文进一步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元杂剧妓女形象的文化内涵予以深入发掘。
-
曹禺作品中女性解放道路之探索
-
作者:
欧阳霞
李广
来源: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找男人”
社会学
作品
女性解放
曹禺
-
描述:
曹禺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形象。他的创作激情和思想光芒 ,大都是从女性的不幸遭遇升腾起来的。妇女和两性是曹禺认识社会、透视历史的特殊审美视野。曹禺通过一系列女性人物的塑造 ,表现了只有改变不平等的男性社会 ,妇女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
在“人的文学”路上——毕飞宇新阶段小说创作论
-
作者:
陈昕
陈铭霞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飞宇
人的文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毕飞宇近一阶段的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强烈的家庭感、日常化和私人性,所以常有论者将其界定为“女性文学”或“女人小说”。而实际上,她们都可以超越性别而被直接视作“人”。通过女性,毕飞宇表现了自己对冷漠、嫉妒、贪婪和虚荣等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恶”的一面的揭示,借她们表达自己对灰暗的文化心理的批判;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人在“疯狂”举动中释放出的生命的强大意志走向熄灭的眷恋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