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神、弱者还是祸水——莎士比亚笔下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段军霞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对莎剧女性形象的分析与归纳,揭示了莎翁人本思想在女性形象上的体现,并进一步透视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原貌及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
巾帼名师:记吉林省延边大学博士生导师蔡美花教授
作者: 郑凤霞   来源: 中国民族教育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延边大学   教授   朝鲜族   蔡美花   博士生导师  
描述: 2003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一位面目清秀、干练成熟的知识女性从领导人手中接过“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大红证书。她,就是吉林省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朝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延边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
对全面提高妇女素质的思考
作者: 薛守霞   来源: 兵团工运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   整体素质   市场竞争   科学文化素质   市场经济   全面提高   妇女素质   妇女组织   岗位技能  
描述: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企业的生存已由原先主要依靠行政支持转为依靠市场竞争而生存,因而许多靠行政大一统体制维持的公共政策,如妇女平等就业机会、同工同酬等在竞争性企业往往不再有效。这就加剧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妇女就业的困难和下岗的危机。因此,妇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岗位技能素质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作者: 邓春霞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褒女贬   性别歧视   男主女从   男尊女卑  
描述: 人类文明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妇女被忽视和受压抑的历史。法律、政令等制度、文化、宗教等价值观无不抬高男性,贬低女性。文学,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与法律、宗教等文化因素一样,标记着男性的荣耀和女性的屈辱。本文试从男主女从、男褒女贬、男先女后三个方面讨论性别歧视在英语中的表现。
从阿曼达、布兰琪看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南方女性
作者: 李霞   来源: 安阳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南方文化   清教主义者   冲突   现代文化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由于他本人的南方背景,他的作品多善于刻画如阿曼达、布兰琪等孤独、失意、怯懦而心灵扭曲的南方女性形象,揭示这批旧南方遗留下来的“最后的贵族“在社会制度更迭时无所适从的心理,以及在她们身上所反映出的旧南方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走出“血色樊篱”:对“女性文学”概念界说的质疑
作者: 杨俊霞   来源: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界说   质疑   女性文学  
描述: 通过对 2 0世纪特别是 9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女性文学”这一概念内涵理解及界说的大致梳理 ,重点对 90年代该概念内涵的界说所存在的悖论提出质疑 ,从而提出界定一部 (或一篇 )文学作品是否属于“女性文学” ,主要应以作品内涵而不是以作者性别为依据
试论瓦西里耶夫的女性文学作品
作者: 孙忠霞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作品   瓦西里耶夫  
描述: 瓦西里耶夫认为:妇女身上体现出的道德美是永恒的,这是他的妇女观: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归于道义力量,这是他的战争观;把英雄表现为伟大和平凡,崇高和真实的结合,是作家的英雄观:在赞扬道德力量的同时,谴责道德沦丧,表现出作家的道德观。作品表现出作家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向往。
走出"血色樊篱"--对"女性文学"概念界说的质疑
作者: 杨俊霞   来源: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走出"血色樊篱"--对"女性文学"概念界说的质疑
凌叔华小说创作的思想意蕴
作者: 林晓霞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意蕴   小说创作   凌叔华  
描述: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凌叔华小说创作的思想意蕴 :一 ,几组女性形象及其意蕴 ;二 ,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反差 ;三 ,爱国主义思想主题。
病态灵魂挣扎的无望: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樊晓霞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文学评论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主义   小说  
描述: 论文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张爱玲研究综述,介绍近年来张爱玲小说的海外研究和大陆研究。第二部分,开始本文的正文部分,以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分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角色特征:女奴的灵魂与欲望的魔鬼。在张爱玲笔下,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虽然仍存欲望,但还是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