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妖妇"与"天使":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飞越疯人院》
作者: 李丽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妖妇"   女性形象   "天使"   女性主义  
描述: 在<飞越疯人院>这部小说中,作者肯·凯西塑造和刻画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一类是以"大护士"、哈丁的妻子、比利的母亲等为代表的强势"妖妇",另一类是"大护士"的助手小护士、麦克默菲的女性朋友等温顺"天使".小说中女性形象并置,通过赋予强势"妖妇"话语权和行动权,通过剥夺温顺"天使"的话语权,肯·凯西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了明显的歧视女性的态度.
女性意识的觉醒——谈《去吧,摩西》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丽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妇女观   抗争   追寻  
描述: 关于福克纳的妇女观问题,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焦点。本文则通过对福克纳的名篇《去吧,摩西》中女性人物的分析后认为:福克纳不是一个“厌女主义者”,而是一位同情妇女,尊重妇女,关心妇女问题的人道主义作家。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女性主义再解读
作者: 李丽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萨拉   自由   女性主义  
描述: 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西方学术界一直将其视为一部具有浓厚女权主义色彩的小说。但是,在女权主义运动后期,学术界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声音,认为小说没有真正体现女性主义。通过对小说主人翁萨拉的三次反常态的选择和其与三位男性的关系,试图从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这部小说以及萨拉这个独特的女性形象,对萨拉的女性形象以及小说的女性主义倾向进行合理而有效的阐释。
风篷正举──威海市“巾帼建功”竞赛活动侧记
作者: 毕可珍   李丽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竞赛活动   女企业家   威海市   报告文学   “四自”精神   国际市场   经济效益   协调组织   女性形象   经营管理  
描述: 风篷正举──威海市“巾帼建功”竞赛活动侧记毕可珍,李丽自1991年3月以来,“巾帼建功杯”竞赛活动,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20万巾帼不让须眉,竞相建功,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巾帼建功”的进军号角中,崛起了一个勇立潮头、踏浪放歌的女企业家群体。如何...
浅议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民主参与
作者: 李丽   来源: 上海妇女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参与   民主   中国   妇女组织  
描述: 浅议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民主参与
构筑文化的春天──威海市家庭文化建设回顾与思考
作者: 李丽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回顾   威海市   回顾与思考   开展活动   美术摄影作品   建设活动   家庭伦理   妇女组织   家庭文化建设   妇女工作  
描述: 构筑文化的春天──威海市家庭文化建设回顾与思考李丽文明的家庭是文明社会之源,没有文明的家庭便难有文明的社会。名噪威海卫的家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让文明之花开遍了74万个寻常百姓家。回顾篇很多家庭至今对猴年夏初的家庭文化建设周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一些给小...
高等院校应积极开展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
作者: 李丽   来源: 前沿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   问题   性别意识   女大学生  
描述: 性别意识中一些特定观念对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具有消极影响,高等院校必须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在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从两性的特征入手。在教育的内容上,首先应进行"女性主体意识"和"四自"的教育及现代女性健康生活与生存的科学常识的教育等。在教育方式上,可通过开设专门的女性学课程、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女性专题讲作、组织社团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
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中女性形象塑造衍变
作者: 李丽娜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塑造   艺术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文章选取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中具有典型意义及重要影响的歌剧《白毛女》《江姐》《原野》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喜儿、江姐、金子3位典型女性角色性格特征的分析,阐述了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塑造、衍变的过程。
吉尔曼作品中“新女性”形象构建探索
作者: 李丽芳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尔曼   新女性   小说  
描述: 吉尔曼作为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她在系统研究美国的性别政治问题基础上,通过创作小说并以此作为宣传其思想的工具,塑造了大量的“新女性”形象,作者通过空间转向揭露和控诉了父权制对女性压迫,以理想化的手法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刻画了不同的成功女性形象,在作品中吉尔曼通过重新定义母职让的“新女性”形象更为丰富,并表达出对两性真正和谐关系的理想化目标追求,对当代新女性形象发展有着启迪和借鉴意义。
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丽华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女与野兽》   影视作品   女性主义  
描述: 迪士尼推出的“公主系列”为受众刻画了一个又一个公主形象,她们身上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反映了当时的女性形象以及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新版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等待解救的不是公主,而是王子。王子因为自私和冷酷无情而受到仙女的惩罚,被施咒变成一只野兽。正是因为贝尔的出现,才教育了王子,让王子完成了由“兽”到“人”的回归。这种超层次的对男性的拯救更加彰显女性主义。在影片中女性不再消极等待,爱情不再是人生唯一目的,她们有了梦想,有了追求,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