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对《诗经》中妇女形象的思考
作者: 韩雪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原因   《诗经》   女性形象  
描述: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与此同时,《诗经》还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涉及到女性形象的作品.其不仅将我国古代社会女性地位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还将她们的悲惨命运展现在我们眼前.在此,本文针对《诗经》中妇女形象,做以下论述.
女性主义视角下电视广告中女性角色的建构
作者: 欧阳凌雪   来源: 中国传媒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球经济   电视广告   审美对象   传播活动   女性角色   女性主义视角   广告创作者   女性形象塑造   本位思想   男性中心  
描述: 大众媒介在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对各种歧视女性的现象和心理存在着"无意识、不作为甚至推波助澜的态度"。"贤妻良母"论、"唯审美对象"论充的泛滥,导致男权本位思想或直接或间接的在电视广告中显现出来。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建构,以小见大的认识大众媒介在传播活动中对女性形象塑造和产生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磨砺》的解构与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万雪梅   来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德拉布尔   解构主义   《磨砺》   女性主义  
描述: 当代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是大不列颠文坛的焦点人物之一。她的早期小说《磨砺》在文学史上首次描述未婚单身母亲的心路历程,是解构与女权主义文本的典范。德拉布尔在作品里和现实生活中解构传统女性形象的同时,成功地建构了理想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生活。
从《巨人传》中的女性描写看拉伯雷的女性观
作者: 李雪君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巨人传》   女性观   拉伯雷   女性形象  
描述: 《巨人传》是作者拉伯雷用一生心血写成。在这部作品中,女性描写所占比例非常小,也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但是,从这些不多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拉伯雷的女性观具有一定的偏向性:一方面,丑化和妖魔化女性或者轻视女性的存在;另一方面又对女性存在男权主义的幻想,将心目中的女性理想化、神圣化。这样的女性观的形成受到社会环境和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女性观所影响,也与作者在创作中充分发挥怪诞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有关。拉伯雷通过这样的女性描写,对教会女性观和禁欲主义进行了批判,也是对当时的修道院中女修士的淫乱行为的揭露和嘲讽。
从需求层次探究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抗争
作者: 李雪荣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女性生存困境   女性的出路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近年来崛起的加拿大小说家、诗人兼文学评论家,迄今已发表四十多部作品,她以其丰富的创作和深刻的思想为自己在加拿大文坛乃至世界文坛赢得了荣誉。本文以她的短篇小说《著名诗人的墓碑》、《紧急关头》、《舞女》和《从火星上来的人》为例,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即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来探讨其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生存困境,由此引发我们对女性未来之路的思考。
新探关汉卿杂剧中妓女从良的悲剧实质
作者: 李雪静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妓女从良   男权   元杂剧   坚贞  
描述: 关汉卿在他的杂剧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女性形象,在他笔下,妓女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从良是她们共同热切地愿望。而这一愿望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摆脱边缘化,顺从男权社会道德规范。本文旨在揭示关汉卿以及其他杂剧作家创作"妓女从良剧"的共同本质——借弱势女性,为男权社会代言。
论《三国演义》中女性的阳刚美——以貂蝉、糜夫人、徐氏、李氏为例
作者: 王莹雪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阳刚美   女性  
描述: 《三国演义》在歌颂马超、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太史慈等武将之勇的阳刚美之余,又倾注笔墨,塑造了一系列具有“至大至刚,无所畏惧”的女性形象,诸如巧施离间计的貂蝉号称女将军、糜夫人被称为女丈夫、孙翊之妻徐氏堪称女军事、马邈之妻李氏为女忠臣,在她们身上体现了英雄的阳刚之美,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不可忽视。
被叙述的客体:谈电影《茉莉花开》中男性的凝视
作者: 马雪英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  
描述: 电影《茉莉花开》以三代女性的故事为主线叙述了三代女性不同的命运和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主要歌颂了新时期女性独立向上的生活状态。但在影片的背后,三代女人都没有逃脱被抛弃的命运,女性依然是在男性凝视的目光中出现,而男性理想中的女性形象——"花"则是在被男性抛弃后的淡然,回归于一种天然的母性达到与男权社会的和解,男性始终在背后控制着叙事,女性成为被叙述的客体。
清水出芙蓉:析曹丕《燕歌行》的美学意蕴
作者: 马雪艳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燕歌行》   相思    
描述: 曹丕的《燕歌行》是一首具有多重美感的诗歌。它用简约之笔绘就了一幅典型的秋意图,呈现出物境之美;它的形象之美体现在诗中塑造了一位美丽、哀怨、深情的女性形象;作品为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而具有一种幻境之美。
从海明威的创作看其复杂的女性观
作者: 李洪雪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隐衷   海明威  
描述: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女性虽然不是他写作的重点,却也是他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可以概括为“天使”和“恶魔”两种,且这两种形象是同时并存的。本文从这两种形象入手,对海明威复杂的女性观及其隐衷进行解读。
< 1 2 3 4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