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视角下对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解读
作者: 秦雪飞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视角   金色笔记  
描述: 作家莱辛对女性问题是非常关注的。她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金色笔记》就是莱辛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讲述了女性在父权体制下所遭遇的一系列生产危机,在发行后引起了社会对女性问题的重视。《金色笔记》更向读者展现了女性的主体性,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女性书写自己的主体身份。本文将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解读这部经典的著作。
身心无处安放困境中的生命姿态——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老妇与猫》的主人公分析
作者: 刘雪琪   来源: 黑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生命姿态   赫蒂   《老妇与猫》  
描述: 《老妇与猫》的主人公赫蒂是多丽丝·莱辛笔下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一生始终处于居无定所、心无所依之生存困境。但在这双重困境下,赫蒂以自己的态度与方式书写人生,呈现出乐观顽强、自尊自爱、善良友爱的生命姿态。
略论花间词男性形象
作者: 张雪梅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间词   人物形象   男性  
描述: 作为文人词的源头,花间词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尤以顾盼生姿的女性形象突出,历来受到关注。而花间词中的男性形象可以与词人身世联结起来,更直接地呈现出时代之感与命运之思,寄寓着词人对人生的自我思寻。
叙事学角度管窥凯瑟林·安·波特的意识流手法——以《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为例
作者: 刘雪晴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时间   叙事视角   人称   叙事频率  
描述: 凯瑟林·安·波特擅长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在《被遗弃的韦瑟罗尔》中巧妙地运用多种叙事技巧,并通过叙述视角的灵活转换,从各种角度展现了临终前一天老奶奶的意识流。这些意识流或以自由联想方式出现,或以内心独白呈现,或通过第一人称独白,或以第三人称叙述,皆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韦瑟罗尔奶奶坎坷而沉重的一生,刻画出一个坚强、乐观、持家有道的女性形象。
叙事学角度管窥凯瑟琳·安·波特的意识流手法
作者: 刘雪晴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凯瑟林·安·波特擅长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在《被遗弃的韦瑟罗尔》中巧妙地运用多种叙事技巧,并通过叙述视角的灵活转换,从各种角度展现了临终前一天老奶奶的意识流。这些意识流或以自由联想方式出现,或以内心独白呈现,或通过第一人称独白,或以第三人称叙述,皆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韦瑟罗尔奶奶坎坷而沉重的一生,刻画出一个坚强、乐观、持家有道的女性形象。
以《平山冷燕》中的才子形象为例解析其“尊女”内涵
作者: 张雪彦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黛   男权话语   冷绛雪   燕白颔   叙述手法   平山冷燕   描写手法   才子佳人小说   外貌描写   平如衡  
描述: 。这种模式其实就是一种“对传统女性固有形象及男权话语中心的‘颠覆’”1。在这种模式中,女性形象往往是聪慧的,甚至是天赋异禀的。《平山冷燕》中的山黛和冷绛,就是此类佳人形象的典型代表。相比之下,男性形象就显得没有那么突出。《平山冷燕》作为此种模式的开山之作,其特点是比较突出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说,
以《平山冷燕》中的才子形象为例解析其“尊女”内涵
作者: 张雪彦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山黛   冷绛雪   回中   燕白颔   平山冷燕   描写手法   才子佳人小说   外貌描写   平如衡  
描述: 。这种模式其实就是一种"对传统女性固有形象及男权话语中心的‘颠覆’"1。在这种模式中,女性形象往往是聪慧的,甚至是天赋异禀的。《平山冷燕》中的山黛和冷绛,就是此类佳人形象的典型代表。相比之下,男性
相似主题,不同处理
作者: 张雪莹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日本的女性电影传统可追溯到1924年,时任松主场场长的城户四郎已把“现实题材”和 “女性电影”作为“松竹”开掘耕耘的资源面。二战过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以及西方思潮的涌入,使日本人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昔日处于男性光环之下的女性慢慢被推向前台。从五所平之助的《木偶姑娘》1927年,到蜷川实花的《狼狈》2012,日本女性电影不断发展演化,女性形象也从“羞怯温顺,依赖感很强的传统意义女性”发展为现在的“独立成熟,毫不掩饰欲望”的女性形象。
论《荆棘鸟》中祖孙三代的女性意识
作者: 张雪娜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荆棘鸟》   女性主义  
描述: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于197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对菲奥娜、梅吉和朱丝婷祖孙三代在父权制社会里抗争命运、追求爱情幸福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这对当今女性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命运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主题,不同处理:成濑巳喜男与今村昌平的女性电影比较
作者: 张雪莹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成濑巳喜男   今村昌平  
描述: 日本的女性电影传统可追溯到1924年,时任松主场场长的城户四郎已把“现实题材”和“女性电影”作为“松竹”开掘耕耘的资源面。二战过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以及西方思潮的涌入,使日本人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昔日处于男性光环之下的女性慢慢被推向前台。从五所平之助的《木偶姑娘》1927年,到蜷川实花的《狼狈》2012,日本女性电影不断发展演化,女性形象也从“羞怯温顺,依赖感很强的传统意义女性”发展为现在的“独立成熟,毫不掩饰欲望”的女性形象。作为日本女性电影发展史上两个重要的角色,成濑和今
< 1 2 3 ... 10 11 12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