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湖北土家族赞美情歌《黄四姐》的风格性及演唱探析
作者: 金丹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跳丧   打喜   打撒也嗬   赞美情歌   《黄四姐》  
描述: 一直以来,土家族情歌都是当今土家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多以老百姓的社会生活为主要的内容形式。土家族在没有其他媒介来表达心中所想时,当地民众习惯通过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以歌定情,并通过歌词来体现土家族人们对现实生活悲欢离合的情感表达,因为彼此相爱而激发出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本文主要通过对赞美情歌《黄四姐》的内容来分析“黄四姐”的起源及其历史背景,对土家族人向往美好生活的真实描述,展现出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和朴实的性格;从赞美情歌的音乐结构及风格特征来论述它的赞美性及抒情性特点,通过对当地独特的地方习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利雅得女郎》研究
作者: 金丹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米歇尔   男权   文学作品   瓦哈比派   情感经历   文学创作   世俗   争取自由   叛逆个性   自主婚姻   沙特阿拉伯王国   妇女解放   生活经历   女作家   石油时代   女子教育   利雅得   婚姻的   文学评论家   自由恋爱  
描述: 2005年,沙特年轻女作家拉加阿·萨尼耶的小说《利雅得女郎》((?))一经出版就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一部预示着沙特社会变革潮流即将到来的崭新作品”。沙特人继承了游牧社会的部落传统,同时又深受瓦哈比教义的影响,针对妇女的清规戒律尤其繁多,妇女世代生活在男权制的阴影下。但是进入石油时代后,沙特的社会财富呈井喷式的增长,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其中自然也包括妇女解放事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沙特在女子教育、妇女就业等领域获得了长足进步,女性的生活处境明显改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随
奥斯丁小说《劝导》中灰姑娘形象的嬗变
作者: 金丹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劝导》   小说创作   奥斯丁   人物形象  
描述: 所有奥斯丁的六部小说都大致遵循着灰姑娘的情节模式,即关于身处逆境的姑娘最终觅得如意郎君的故事。然而这种章话模式因其老套的情节,单薄的人物形象素来不受批评家的青睐。灰姑娘这一角色更是由于其消极、顺从,被动的性格特点而饱受女性主义批评家的抨击,其故事甚至被称为是女性主义的梦魇。 而本文恰恰是以灰姑娘情节为线索分析奥斯丁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在《一间自己的房间》,吴尔芙里描述了奥斯丁所处时代女性作家艰难的创作环境,以及奥斯丁为应对社会习俗与偏见所做的种种努力。本文的主要理论依据还包括吉尔伯特和古芭在《阁楼上的疯
女性人物的死亡方式与意义研究:以1920~1930年代的韩国短篇小说为中心
作者: 金丹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930年代   1920   死亡方式   死亡意义   女性人物  
描述: 1920-1930年代,随着日本殖民统治的加强,韩国社会的经济、宗法制度等各方面进一步崩溃,在家庭和社会层面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贫苦女性作为当时社会中受压迫和迫害最深的阶层,大多只能通过死亡来解脱自身的现实痛苦。因此,有关“死亡”问题在1920-1930年代的韩国现代小说中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和潮流。本论文对有关女性人物的死亡方式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其死亡的原因,进而揭示女性人物的死亡在韩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重要意义。在1920-1930年代的殖民地社会和封闭的家庭环境下,女性人物遭受着重大的挫折和痛苦以及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