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觉醒·探求·解放:女性文学视角下美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
作者: 赵静   孙瑜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对西方各个国家的女性文学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各国的女性文学作品又进一步促进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文章便是从女性文学作品的角度切入,分析了美国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进程,分别列举了三个发展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诠释了美国女性主义的各阶段特征,并清晰地展现了女性主义思想与女性文学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
《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赵静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报复行为   白嘉   陈忠实   白灵   《白鹿原》   女性角色   小说内容   形象解读   时代女性   人物刻画  
描述: 2016年4月29日,我国著名作家陈忠实在西安去世,品读陈忠实先生的代表作《白鹿原》,成为人们凭吊和向陈先生致敬的一种形式。《白鹿原》是陈忠实历时四年创作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尽管整部作品中男性占据中心地位,但其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同样入木三分。作者以精炼的文笔,塑造了几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她们也因此成为整部作品中一道特殊的风景。本文选取吴仙草、白灵、田小娥等三个典型人物,结合《白鹿原》的创
古今山川蕴灵秀,不钟须眉钟巾帼:《女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赵静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聊斋志异   贾茗   女性形象  
描述: 《女聊斋志异》中,收录了八十余篇古代奇女子的故事。她们或美或侠,或柔或刚,或智或勇,或贞或烈,展现出各自豁达通透的性情和不让须眉的气概。本文将她们分为六类加以分析。
古今山川蕴灵秀,不钟须眉钟巾帼--《女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赵静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聊斋志异》   语文教学   阅读   女性形象   研究  
描述: 《女聊斋志异》中,收录了八十余篇古代奇女子的故事。她们或美或侠,或柔或刚,或智或勇,或贞或烈,展现出各自豁达通透的性情和不让须眉的气概。本文将她们分为六类加以分析。
女性书写的时代意义
作者: 赵静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意义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新出路  
描述: 女性文学伴随着女权意识的解放而如火如荼的发展。女性文学作为一种文字形态出现,吸引了广大的读者,"身体写作"、"性"成为她们创作的代名词。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深思女性文学到底能不能成为一种文学态势?女性文学到底能写出什么?本文将从书写内容、书写特点等方面分析阐释女性文学的发轫、发展,深入探讨女性文学今后的新出路及其时代意义。
唐传奇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赵静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化及原因   女性形象   唐传奇   男性  
描述: 唐传奇作为中国古小说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一代之奇”。从流传下来的作品看,有关女性的描写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里不仅有属于非现实类的女仙、女鬼、女妖,还有属于现实类的贵妇、闺秀、侍婢、平民、妓女和侠女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既有继承六朝志人志怪小说的部分,又有自己的新特点。从作品的书写特点来看,唐传奇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主要突出以下四个特点:对女性美的重塑、对女性个体地位的提升、对女性反叛者的认同和对女性理想人格的追求。唐传奇的作家们对女性美的注视从简单的外在美上升到内外兼有的知性美,把女性个体地位从附庸提升到主体,将
中美体育报道性别意识的比较研究:以“搜狐体育”和“Yahoo! Sports”对2011年法网公开赛的报道为例
作者: 赵静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体育新闻   法国网球公开赛   性别意识  
描述: 体育传媒中性别的不平等现象由来已久,作为体育新闻的一种,法国网球公开赛的报道有其独特之处:作为国际四大顶尖网球赛事之一,各国媒体共同关注给予报道;男女参赛选手人数和参赛项目的比例相对均衡,加之近几年网球观看热潮吸引了许多平时并不关注体育的女性观众,使得媒体在报道时更加注重女性受众的需要。这就使得对法国网球公开赛的体育新闻报道的研究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代表性。在法网公开赛这样相对“性别平衡”的情况下,体育新闻的报道是不是也存在性别失衡的现象?不同国家(中美)对法网公开赛的报道中传递出来的性别意识是否一致?体育
顿河之花
作者: 赵静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超越   人道主义   女权主义   抗争  
描述: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1905—1984年)是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之一。2005年是肖洛霍夫诞辰100周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决定,2005年被命名为“肖洛霍夫年”。在纪念肖洛霍夫诞辰100周年之际,重读他的作品,深入、认真、全面地研究他的创作,给予客观而正确的评价,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中苏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中苏的作家和文学作品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肖洛霍夫笔下女性形象的女权主义批评在国内还少有人问津,本文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和论述,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肖洛霍夫塑造的女性群像美学价值的探讨和挖掘,从而有助于对
千古伤心淮海词:论秦观词的伤心主题及其艺术表现
作者: 赵静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情   伤心   审美   淮海词  
描述: 翻开《淮海词》,满目凄清。淮海词能让人在千古之下,为之感慨落泪,能够赢得历代词评家们的盛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飘洒在淮海词中的绵绵“伤心”之雨,凄迷的感伤,美到极致。本文从淮海词最为突出的审美特色——“伤心”出发,首先论述秦观为“伤心”之人,然后论述其词为“伤心”之词,最后探析了秦观“伤心”词的成因。本文共分为五章。引论介绍了秦观其人其词的研究概况。第一章结合个性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从伤心之内涵和伤心之表现两方面论述了秦观为“伤心”之人。第二、三、四章论述“伤心”之词。第二章从愁情之多和情感基调之
血缘牵绊下的爱恨情仇
作者: 赵静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亲子关系   渎父   女性文本   恋父   弑父   文化意蕴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的转型和文化格局的多元化赋予女性更深刻更充分言说的可能,女性文学写作的再度繁荣使女性文学命题真正具有了文学的史学意义和审美价值。“亲子关系”作为中国作家重要的写作资源,具有丰富而特殊的文化和情感承载,因而也被女作家们广泛呈现于各色文本中。本文以80年代以来有较大影响的女作家张洁、陈染等为研究对象,以其富有女性意识的重要文本作为研究主体,在吸收国内外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和近年来产生的女性写作批评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宏观理论寻绎和文本细读的方法来阐述亲子关系背后的文化意蕴,试图对80年代以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