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娜拉”们的解放轨迹:从《玩偶之家》到《蜗居》看一个世纪以来女性形象的演变
作者: 李翠萍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妇女解放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描述: 《玩偶之家》树立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新形象。在漫长的妇女解放的过程中,社会对性别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本文从五四时期、十七年、八九十年代到当下四个时段探讨一个世纪以来女性形象的变迁,察看妇女解放的轨迹。
论贺铸词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毛慧萍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贺铸词   女性形象   贺铸  
描述: 贺铸词中的女性,既有歌娃舞女,又有凌波美人以及纯情少女,还有结发亡妻,更兼反映社会问题的征人思妇与怨妇形象。她们共同丰富了贺铸词作的内容,反映了他词作取向的广度与深度。
试论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艺术创新性
作者: 刘淑萍   来源: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贞贞   创新性   丁玲   女性形象  
描述: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综观丁玲的作品,对女性的体察、对中国不幸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深刻思考,是丁玲创作的显著特点。丁玲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了《我在霞村的时候》,这篇小说是丁玲在延安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并且充分体现了她对妇女问题的密切关注与深切体验,是她感情升华的结晶。文章主要从《我在霞村的时候》的艺术创新性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从题材选择的创新、艺术手法的创新以及思想的进步性三个方面展开,正是通过不同方面的创新塑造出了这个经典的女性形象。
女子真好——乐府民歌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周雪萍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乐府民歌  
描述: 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她们凭借美好的外貌、善良的个性、勤劳朴实的品质、刚毅机智的性格成为后人所推崇的楷模,她们的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诸多人物形象中的明珠。
“拜金”与“纯爱”的背后蕴涵
作者: 李翠萍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恋节目   电影《山楂树之恋》   社会建构   《非诚勿扰》   女性形象  
描述: 江苏卫视的婚恋节目《非诚勿扰》与电影《山楂树之恋》分别以“拜金”与“纯爱”引起当下社会的热议。《非诚勿扰》节目中女性表现自我,开放大胆,对金钱的欲望表达直率;电影《山楂树之恋》中稚嫩的女性意识与物质元素对爱情的渗透,呈现出女性的“失语”。本文以女性形象分析为切入点,探讨“拜金”与“纯爱”的背后蕴涵,指出社会对女性身份的建构。
淑女的养成
作者: 范爱萍   来源: 青年教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现代文明   封建等级制度   富裕家庭   “三从四德”   教育追求   《诗经》   女性形象   淑女  
描述: 《诗经》以降,淑女成为国人心中标准女性形象的代名词,成为中华女性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时代不同,对淑女的理解和阐释也不同。封建社会女性道德的最高标准是“三从四德”,其核心是服从,服从男人、服从家庭、服从封建等级制度。民国时期,受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潮的影响,部分富裕家庭的青年女性走出深锁的庭院,和男性同台受教,甚至远出国门,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熏陶。这些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独立价值。
《乐观者的女儿》的女性成长主题解析
作者: 李萍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女性意识   淑女神话  
描述: 尤多拉·韦尔蒂被誉为美国南方文坛的才女,擅长运用朴实的题材表现深刻宽广的主题。《乐观者的女儿》围绕美国南方麦凯尔瓦家庭的婚姻生活状况展开,用简单的家庭生活故事反映南方的时代变迁。作品中的三位女性形象——母亲、继母和女儿的经历折射出南方淑女神话的破灭,南方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南方职业女性的产生,体现了南方女性的精神成长之路。
《马丁·伊登》中的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 李萍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丁·伊登   爱情悲剧   露丝  
描述: 《马丁·伊登》这部作品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之一。故事主要描写了出身不同的露丝和马丁相知相爱,最后受到社会、家庭等方面的阻挠,两人被迫分手的爱情悲剧。本文尝试着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切入,对杰克伦敦这部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马丁·伊登》中的女性人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对纠正世人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偏见不无裨益。
《细雪》中的女性形象:追寻谷崎润一郎的“永恒女性”
作者: 张萍   来源: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妖妇型   妻妇型   永恒女性   女性形象   母妇型  
描述: 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代的日本大文豪谷崎润一朗,自初登文坛以来,就以奔放的想象力,浓艳的格调,强烈的色彩,体现了唯美主义文学的特点,引起文坛的震动,被认为是盛开在自然主义文学阴霾背景下的绚丽的牡丹花。女性崇拜和母性思慕可谓是谷崎文学永恒的主题。关东大地震之后,移居关西的谷崎仿佛找到了心目中的永恒女性,并将她描写在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中。当完成毕生长篇杰作细雪后,这位永恒女性便栩栩如生的屹立在世人眼前。
以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作者: 张芥萍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看与被看   男权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讲述了一个性感美丽的女人在战火纷飞且艰难世俗的环境下生存并且见证了一个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故事.电影中充满女性主义色彩,女人被确定为观看的客体,而男人和男性观众则对凝视进行控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一部极具典型化、符号化的女性意识被强行侵占剥夺的影片.
< 1 2 3 ... 20 21 22 ... 56 57 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