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法女人生命观比较探微
作者: 苑莉莉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人命运   中法女人   生命观  
描述: 基于"生命观"、"女人的生命观"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对中国和法国各种具体的主导生命观的范式或规范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法女人的命运具有顺从丈夫、为成就男人而隐忍牺牲、处于无主体性的"第二性"地位等共性。为了突破这一困境,女性学研究者们以历史的视角反思以往生命观的局限,构建出从具体规范的生命观上升到有普世价值倾向的新生命观:既超越女人利益又富含女人特质的、适用于整个人类的多元新生命观,以期修补、重建以往由男人主导的生命观范式,追求人性的完善。
沈从文小说对民间文化资源之利用及女性形象塑造之贡献
作者: 李莉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化资源   贡献   女性形象  
描述: 沈从文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肯定女性才貌、智慧、品德和贡献用力最勤、成果最多的作家。他塑造女性形象,总是将其置设于广阔的民间社会语境中,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具体的人和事,在生命的流动中展示女性的身心状态和精神风貌。他笔下各色各样的城乡女子,为女性画廊增添了别具一格的时代风韵,构筑了沈从文小说鲜明的美学特色,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独特贡献。
端木蕻良的民间立场与女性观建构
作者: 李莉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立场   女性观念   端木蕻良小说  
描述: 满族作家端木蕻良深受家庭和时代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民间立场,建构了独特的女性观念。他的一生见证了现代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积极利用男权话语为女性呐喊。他的小说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同情女性的不幸遭遇,赞美女性的优秀品质,弘扬女性的伟大品格。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温和的女权维护者,一个优秀的女性书写者。端木蕻良的名字和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将随着他的作品永存于文学史。
近十年国内关于全球化与妇女发展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 高莉娟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球化   妇女   思考  
描述: 本文对近十年关于全球化与女性的研究资料(主要是国内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今后的研究应在对全球化有更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再拓展和再深入,并补充定量和对比研究。
20世纪20年代美国“新女性”初探
作者: 周莉萍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女权运动   新女性  
描述: 20世纪 2 0年代美国“新女性”在行为、就业、教育和两性关系方面呈现新的特点。她们特立独行 ,就业和教育呈上升趋势 ,两性关系朝平等的方向发展。这种新的变化 ,与 2 0年代消费社会的出现、性革命思想的影响以及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密切的关系 ,并对妇女运动、美国社会的妇女观和妇女的自我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
玛·德拉布尔《七姐妹》的性别叙事策略
作者: 杨莉馨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性别叙事策略   《七姐妹》  
描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长篇小说《七姐妹》以巧妙的性别叙事策略探索了女性文学自我突破的可能性,这对中国当代女性书写具有借鉴意义。作家聚焦于老年女性的生活境遇与精神挣扎,以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而在当代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作家又精心安排了七姐妹的意大利之旅与古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互文关系,不仅通过当代人物与远古英雄的呼应传递出历史的厚重感,更以独特的女性旅行书写凸显了女性生存与她们在现实中的文化渴望的意义;运用复杂多变的叙述视角,作家将七姐妹的旅行表现为与埃涅阿斯的漂泊具有同样意义的告别失败、掌握命运与凤凰涅槃的
童话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及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作者: 张莉   钟向阳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裂   童话故事   早期教育   女性形象  
描述: 童话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总比男性形象更加突出,而女性形象又常常分裂为良善与邪恶两个极端,通常分裂形象有三种结局。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并迎合了儿童心理发展中处理母子关系矛盾的需求,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思考早期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专家教授笔谈
作者: 刘伯红   丁娟   张李玺   罗婷   钱虹   唐娅辉   张莉莉   包晓玲   郭冬生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验   成绩   发展创新   改革开放   女性高等教育  
描述: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专家教授笔谈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