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莉】搜索到相关结果 478 条
-
女性主体意识及其主体性残缺——曹禺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解读
-
作者:
李蓓蓓
杨莉芳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残缺
曹禺作品
女性悲剧命运
-
描述:
曹禺作为19世纪30年代社会问题剧的高产作家,其作品《雷雨》、《原野》、《日出》以及《北京人》通过对突出的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体现了身为一名剧作家对中国旧时代女性自身悲剧命运的深刻思考。本文从女性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围绕曹禺相关作品展开对其剧中女性形象的具体分析,进而得出导致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主体性的残缺。
-
愚昧时代扭曲的灵魂——论《芙蓉镇》中的李国香
-
作者:
农莉芳
李蔚松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国香
愚昧时代
《芙蓉镇》
扭曲的灵魂
-
描述:
《芙蓉镇》的成就无疑是突出的,古华在小说中以浮雕式的人物构建法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而其中以阴鸷歹毒的风派人物李国香这个女性形象尤为突出,从她的性格形成以及命运的沉浮中,人们看清了极“左”路线是如何伤害和扭曲着人们的灵魂,如何轻视人、蔑视人、恶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荒唐年代里悲剧的实质。
-
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利的实践逻辑:南宁“出嫁女”案例研究
-
作者:
王晓莉
李慧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镇化
出嫁女
土地权利
-
描述: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中的农地征用",出嫁女"成为土地权利受侵最为普遍的群体。研究认为,征地带来了"性别化"的身份认定,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村民表决的决策程序又为其提供了一个合法化的条件。基层政府难以纠正村民自治中的违法规定,且面临维稳的政绩压力。建议在农业和农村能力建设的培训中纳入性别平等内容,重视组建妇女组织,开展妇女的能力建设培训;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法规标准,保证征地补偿机制中的性别平等,保障妇女在村庄公共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强化对村规民约的法律约束,保障基层政府对违
-
“我不是女作家”:当今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理论
-
作者:
托莉·莫伊
陈旭
何成洲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J·L·奥斯汀
弗吉尼亚·伍尔夫
西蒙·德·波伏娃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在这里,我首先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为何女作家这个议题在1990年前后从女性主义理论日程上消失?为何我们现在又需要重新考虑这个议题?然后,就我不是女作家这一宣言,我着手对女作家这一议题进行新的分析。我会把这一宣言当作一个言语行为,并在西蒙.德.波伏娃理解的性别主义这一背景下进行分析,揭示出此宣言是一种特定情形下的应激反应,这种情形即试图迫使女性作家遵从符合女性气质的规范,同时也揭示出波伏娃的理论阐明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的策略。最后,我指出了为何我们今天仍然希望女性进行写作的原因。
-
《辅仁文苑》时期的张秀亚
-
作者:
刘丽霞
赵婉莉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辅仁文苑》
刊物编辑
文学创作
张秀亚
-
描述:
张秀亚是台湾女性文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她曾于1938年考入天主教辅仁大学,1939年至1942年担任该校校园刊物《辅仁文苑》编辑,这期间的张秀亚在创作和生活方面有较大转变。考入辅仁大学之前,她的作品多是写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而在经过系统学习与民族命运巨大转变的背景之下,她的创作道路逐渐转向抒情散文化的描写,并且创作数量逐渐增多,在《辅仁文苑》上发表了十余篇作品。这期间还出版了两部宗教小说,成为当时备受关注的公教作家。同时,她还是一位尽职奉献的文学编辑。
-
心灵的呼唤——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
作者:
农莉芳
李蔚松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困惑
女性文学
-
描述: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中国女性文学始终贯穿着女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主题。在这近百年的探索过程中 ,女性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 70年代未探寻“与男人一样”的作为“人”的价值阶段 :二是 80年代探寻“与男人不一样”的作为“女人”特有的价值阶段 :三是 90年代以来探寻“与别人不一样”的作为“个人”的价值阶段。从不同阶段的女性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中 ,可以透视出 2 0世纪女性作家在崛起及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惑
-
血清直接胆红素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关系的研究
-
作者:
陈启才
肖娟
张鹏鹏
陈莉莉
陈潇潇
王束玫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直接胆红素
动态队列研究
代谢综合征
广义估计方程
-
描述:
的相关性,计算RR值及95%CI.结果 血清DBIL每升高1 μmol/L,MS的发病风险降低27.8%(RR=0.7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专家教授笔谈
-
作者:
刘伯红
丁娟
张李玺
罗婷
钱虹
唐娅辉
张莉莉
包晓玲
郭冬生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验
成绩
发展创新
改革开放
女性高等教育
-
描述: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专家教授笔谈
-
文学对话(二)我是女性,但不主义——“时代与女性”三人谈
-
作者:
张莉
刘芳坤
孙频
来源:
青年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当代文学
主义
文学对话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张莉:我是孙频的读者,最近几年断断续续读过她许多小说。放在当代文学的语境里,孙频的女性形象很不一样。印象中,很多八0后女作家从写都市写青春成长开始,但是孙频不是。她的小说给我感觉一出来似乎就特别成熟。我知道她的老家在吕梁,她的人物和我们熟悉的女性很不一样。
-
《人生的枷锁》的女性主义解读——三个女性形象剖析
-
作者:
蔡淑红
李健莉
高文宴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悲的“天使”
人生的枷锁
理想女性
毛姆
女性主义批评
女恶魔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是2 0世纪文学论坛中颇具颠覆型的革命。它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了文学史,文学现象以及经典作家和作品,揭示了文学领域中想来被忽略的层面。论文利用女性主义批评分析了毛姆«人生的枷锁»中几个与主人公菲力蒲有重要关系的女性包括凯丽伯母、米尔锥以及萨拉。她们分别代表了毛姆心目中女性的三种形象——可悲的“天使”、“女恶魔”和理想女性。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做出分析,以至重新的阐释,发掘小说中毛姆含而不露女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