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体意识及其主体性残缺——曹禺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解读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李蓓蓓 杨莉芳 

【刊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主体性残缺 曹禺作品 女性悲剧命运

【资助项】2016年安徽省级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201)

【摘要】曹禺作为19世纪30年代社会问题剧的高产作家,其作品《雷雨》、《原野》、《日出》以及《北京人》通过对突出的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体现了身为一名剧作家对中国旧时代女性自身悲剧命运的深刻思考。本文从女性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围绕曹禺相关作品展开对其剧中女性形象的具体分析,进而得出导致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主体性的残缺。

【年份】2017

【期号】第7期

【页码】98-99

【作者单位】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

【期刊卷】第14卷

【分类号】I207.3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