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表征与影像赋权:“华人女性与视觉再现”国际研讨会综述
作者:
苏状
来源:
新闻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影像
刻板印象
视觉再现
国际研讨会
女性解放
复旦大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性别研究
描述:
自辛亥革命禁缠足,兴女学,办女报揭开中国妇女解放序幕,中国女性发展已走过百年历程。一个世纪以来,不仅有记载女性历史的浩瀚文字,更有再现女性理想的丰富影像。如何将性别研究置于视觉文化传播研究框架之内,追溯、发现、分析、反思影像视觉资源之于女性形象建构的方式与变迁,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学术命题。2011年12月16-19日,为期四天的"华人女性与视觉再现"大型国际研讨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特别出席开幕庆祝酒会并为大会致辞。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密西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复旦大学新闻
性别、权力与文化想象:论“邵氏”武侠片中的女性
作者:
苏涛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侠片
“邵氏”
香港电影
女性
描述:
本文聚焦于"邵氏"武侠片中的女性形象,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并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影片文本,分析侠女及其他各类女性形象在"邵氏"银幕上的再现与文化表征。在进行理论分析与文本解读的同时,尝试将女侠及各类其他女性形象纳入战后香港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以探讨其生成、变化及特征,并指出其所折射的文化症候或集体无意识。
女性身体的后现代处境——从消费文化视角解读《简·萨默斯的日记》
作者:
苏彩琴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困境
《简·萨默斯的日记》
消费文化
女性身体
描述:
在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中,身体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的彰显。身体成为资本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及对象。在参与资本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身体演变为可以消费和交换的商品符号,个体简化为身体,人的存在被客体化为"物"的存在。多丽丝.莱辛的小说《简·萨默斯的日记》中两位主要女性人物简和莫迪的处境揭示了这一语境下女性身体的尴尬处境和女性的生存困境。
私语雷峰塔:张爱玲的家庭剧场及家庭运动
作者:
苏伟贞
来源:
淡江中文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剧场
《雷峰塔》
隐喻
白蛇传
描述:
二○一○年张爱玲逝世十五年後,她生前以英文写作的The Fall of Pagoda终於中译为《雷峯塔》出版。事实上,早在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张爱玲在给宋淇的信件中,已谈到《雷峯塔》即指涉《白蛇传》中「永镇白娘子」的雷峯塔,这个题材「讲的是一个五四时代的女人,如何摆脱专制家庭的束缚,获得了自由。」张爱玲同时说明《雷峯塔》是重写,「情节一望可知」和自白散文《流言》中童年琐事,形成互文;张爱玲写信时,和《雷峯塔》一脉的《小团圆》、《对照记》都尚未着笔,但即使和《流言》、《小团圆》、《对照记》比对,《白蛇传》
女性文学专题:胡辛作品论析
作者:
苏敏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底蕴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论析
海峡两岸
传记
影视作品
女性文学
发表论文
短篇小说
描述:
编前语:作为一名上个世纪80年代以处女作《四个四十岁的女人》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女作家胡辛,至今已出版图书38本,发表论文百余篇,编导影视作品17部,三部传记在海峡两岸出版,在世界华人区中有较大的影响。她以独立的女性意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经验
简析《尖尖的枞树之乡》的双性同体思想
作者:
苏小燕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谐人格
萨拉·朱厄特
女性气质
双性同体
男性气质
描述:
《尖尖的枞树之乡》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萨拉.俄恩.朱厄特的经典力作。从其问世以来,它被学者们从不同方面,不同深度进行解读,批评家多数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进行解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美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兴起,这篇小说成功地引起了女权主义者的兴趣。但这部作品中所反映的双性同体思想很少被人探讨,所以本文旨在从双性同体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通过此种解读,作者旨在阐明《尖尖的枞树之乡》体现了对"双性和谐"的理想人格模式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男女相处模式的颠覆。
柳美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家庭电影》和《命》为中心
作者:
苏莹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寻找
柳美里
传统家庭
女性形象
新型家庭
描述:
进入90年代,在日本文学创作多元化,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文学的主题也空前丰富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想起一位韩裔女作家柳美里,她仍然关注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她从家庭的角度,去解析女性,强调女性自我意识,同时从关注家庭,女性开始,进而反观男性,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家长制度中男性对女性的压制,当传统家庭面临崩溃的时候,柳美里文学中女性显示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她探求传统家庭中人性的苦苦挣扎,同时试图用自身经历告诉大家新型家庭形成的必然趋势,无论哪一方面我们都能感受到柳美里极强的女性意识。本论文选取柳美里的两部代表作品《家庭
秦文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苏巍巍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秦文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 向警予
作者:
苏兴斌绘
来源:
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连环画
中国
作品
现代
描述:
向警予同志,溆浦县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1927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这里主要介绍她在1916年从长沙回溆浦创办一所男女合校的学校,利用学校这块阵地,唤起民众,培养改造社会的人才,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的一些事迹。
社会性别视角下苗族女性形象社会地位研究——以黔东南苗族民间作品为例
作者:
苏晓红
来源: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社会地位
苗族民间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以黔东南苗族民间作品为切入点,多层面地剖析作品的女性形象,发现女性形象多为受人尊重和赞美的对象,拥有和男性相对平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大致相等的权利。她们社会地位的拥有和权利的获得是民族文化认同与苗族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重要地位的决定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