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玲】搜索到相关结果 611 条
-
山村女教师
-
作者:
王雪玲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山村女教师
-
对中国妇女问题的研讨应有个全新的视角
-
作者:
路清枝
王
玲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对中国妇女问题的研讨应有个全新的视角
-
妇女病防癌普查普治报告
-
作者:
高美玲
郭春莲
来源: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1984、87、89年在辖区62个公共单位和13个居委会,对已婚妇女进行妇女病防癌普查普治。患病率68%,治疗1131例:治疗率69%,治愈634例:治愈率56%。1987年受检2501人(52%)、患病1304例(52%)、治疗964例(74%)、治愈491例(51%)。1989年受检2517人(85.4%)、患病700例(28%)治疗574例(82%),治愈297例(52%)。经过治疗患病率逐次下降,87年比84年患病减少15.8%,89年比84年患病减少40%,经统计学处理P<0.001差异有极显著
-
隐性异化、双性同体及性别话语权的文学叩问: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双性视野
-
作者:
李君玲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少数民族
性别权力
女性文学
文化升格
-
描述: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领域正发生一场学术转型,即从单纯的女性创作评价转向对科学性别理论的建构,意味着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批评话语体系面临革新,其作为同时具有种族、阶级、性别三大属性的文学类型,必须谨防不同维度交叉的研究疏漏与过渡阐释。在此,从隐性异化、双性同体与性别话语权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在概念、方法论、创作观方面的核心命题,探讨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性别价值倚重,两性关系嫁接以及创作理论支点选择的不合理。
-
身体自由:欲望与反抗的双重沉沦:以盛可以的《北妹》为例反观当下底层女性文学写作
-
作者:
马玲丽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沉沦
欲望
《北妹》
身体自由
-
描述:
《北妹》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底层打工妹,将女性文学对男性中心主义的反抗由观念层面推进到了现实层面,显示出新世纪女性文学直面社会、关注底层女性的新变。然而《北妹》以女性身体的自由欲望反抗现实性别秩序,狭隘地将情欲的率性表达等同于身体自由的实现和理想性别关系的重建,造成对真实的身体自由和身体诗性的破坏和限制。
-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与发展
-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现当代文学
觉醒
消融
女性文学
发展
-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觉醒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至90年代后的发展期。在女性意识的嬗变发展过程中,显示着女性意识由自觉走向自醒,由模糊困顿到明晰多样。从不同阶段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中,可以透视出20世纪女性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惑。
-
论现代化进程中都市女性的焦虑——以《你好,忧愁》和《上海宝贝》中女性焦虑为例
-
作者:
曾子芙
夏玲
来源:
智富时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冈
都市文学
卫慧
女性文学
焦虑心理
-
描述:
萨冈作品《你好,忧愁》和卫慧作品《上海宝贝》表现女性的焦虑都有独特之处,两位作家都从愿望和行为分割的两难矛盾、内心的空洞和都市的热络触发的孤独、父权控制和自我逃离的叛逆以及焦虑带来的结果等四个角度来表现了女性焦虑,两位作家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和对社会反思和回应。
-
《生死场》研究综述
-
作者:
孙晓玲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抗日文学
《生死场》
女性文学
哲学
文本结构
-
描述: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小说发表之初,“抗日文学”说一直是权威阐述。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批评者或从女性文学、或从生与死的哲学高度、启蒙角度以及文本结构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重新解读,发现了许多新的内涵,然而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
-
中西女性主义文学对比
-
作者:
刘冬玲
来源:
山西青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
共同处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
差异
-
描述:
早在20世纪初女性主义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就开始有了它的雏形。女性主义文学首先在西方兴起则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深受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影响。两者有许多共同处,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有其独特的叙事模式,但它主要关注和追求创建“双性和谐”,而缺乏西方女性文学强烈主张的女权主义色彩,这引起一些学者的非议。对于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我们仍然有必要从各方面去加强,争取大范围唤醒女性的性别主体意识。
-
小议女性主义及女性电影
-
作者:
周玲宇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随着社会进步,女性作为“被支配者”的地位已经被逐渐改变,“主宰自己命运”呼声日益凸显,女性主义批评要求以一种彻底的女性视角,抵抗和反击已往文学作品及评论的男权传统,并通过各种艺术实践不断加强自己的力量。这些要求反映在电影艺术形态上,推动女性电影产生与发展,丰富电影类别,拓宽受众视野,也为女性电影定义的探讨提供理论支撑。
<
1
2
3
...
48
49
50
...
60
61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