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迟滞与觉醒:论当代女工形象的性别书写
作者: 俞春玲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女工形象   作家立场   性别书写  
描述: 当代女工形象的性别书写大致可以分为压抑期、萌芽期、生长期三个阶段,人物形象的特征及作家写作立场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对女工乃至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认知与想象。当代女工形象的性别书写对于工人形象的丰富和深化,以及女性文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唐代宫廷女性诗歌创作探视
作者: 夏彩玲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廷女性   唐诗   女性文学  
描述: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许多女性也展示她们的才华。那些生活在宫中里的女性上自皇帝下自宫女,包括皇后、公主、妃子、宫廷女诗人,通过她们的笔触展示她们的生活、情感与追求。这些多彩多姿的女性诗篇,是研究唐朝宫廷文学与女性文学的一面镜子,在中华诗坛上为自己赢得重要的一席。
萧红小说研究述评
作者: 黄玲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述评   萧红   研究视角  
描述: 萧红的小说研究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带强烈政治色彩的文学批评,1980年代在改造民族灵魂文学传统下的重新审视,19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批评框架下的再度解读,无论是研究视角还是研究方法都有所拓展。纵览历史发展线索,扫描萧红小说研究的得失,并勾勒出运动的轨迹,不仅可以推动萧红小说研究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也将有助于整个现代文学的研究。
应该抵制的包装
作者: 黄玲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境遇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精神生产力   出版商   女性写作   商业行为   男权中心文化   女性文学   男性眼光  
描述: 曾几何时突然发现,我们步入了一个“包装”的时代,礼品被包装,名人被包装,连说话的声音也可以包装得面目全非。现在,女性文学也难逃被包装的宿命,正一步步沦为出版商赚钱的工具。我们只要大致看一下近几年来女性文学作品出版的几种《丛书》所取的书名,就不难认同这个有些令人尴尬的结论。可以说这几年相继上市的几套大型女性文学丛书,均是在男权中心文化的操纵下出台的,是男权社会男性眼光赏玩的结果。“红罂粟丛书”由著名作家王蒙出马担任主编,书名是对女性最恶毒的诅咒。“红罂粟”者,妖艳而迷人的花,集美艳与毒性于一身。这个书名反映
互文性理论视野中的《金色笔记》
作者: 朱皖玲   来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文性   《金色笔记》   多面丝莱辛  
描述: <金色笔记>是当代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它引入西绪福斯神话以突出人类在荒诞的现实处境中的责任.它借鉴了英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传统,却挣脱了经典女性文学作品婚姻家庭的窠臼和"圉中情怨"的模式.为了扩大文本的社会维度,莱辛还在<金色笔记>中融入了发生在20世纪的真实历史事实作为小说的前文本.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文本中,互文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本策略被广泛运用.无论从狭义的互文性还是广义的互文性来看,<金色笔记>都具备互文性的鲜明特征.本文以<金色笔记>为分析对象,着重讨论该作品与西绪福斯神话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现
巨大的“个人”与“微小”的市场——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与市场意识形态的建构
作者: 叶秋玲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化   身体书写   市场社会   消费社会   精神生活   女性主义写作   文本   新意识形态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探讨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精神生活问题,首先必须直面的基础是市场社会的发展.1978年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的改革开放为整个中国社会展开了一幅全新的经济增长蓝图,全民上下都卷入了一场关于"现代化"的主导想象模式中,通过政府的一系列举措,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被彻底转变,市场成为了资源配置、利润分配的主要手段.
缅甸作家摩摩茵雅笔下的女性文学
作者: 尹湘玲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人生   佛教文化   母亲   文学创作   劳动妇女   缅甸   作品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描述: 缅甸作家摩摩茵雅笔下的女性文学尹湘在缅甸文学史上,女才干不乏其人,而当代缅甸文坛,在诸军崛起的新兴作家群中,女作家也英才辈出,其中佼佼者当推摩摩茵雅。库摩原名杜珊珊,下缅甸岱乌镇人,生于1944年。她七年级开始作诗,高中时期就显露出超群的写作才华,...
现当代女性文本与身体叙事
作者: 顾晓玲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叙事   女性文本   文化意味  
描述: "身体"是当今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主要应用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现象解读.相比于男性,女性文学的私人化性质使文本更具有亲身性,即更注重身体感受和欲望的表达.所以本文尝试用身体范畴来观照我国现当代女性文本的叙事,展示文本中想象、处理、呈现身体的方式,以及其中体现的女性欲望、身体经验的表达规范,从而认识在这样一个纷纭的世纪,女人从面纱半掩到自如呈现再到放纵狂欢的身体叙事历程,进而分析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文化意味.
文学史料的研究运用:以「从清末至五四前期(1898-1919)女性报刊探讨女性新角色的开展」为例
作者: 叶雅玲   来源: 汉学论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新闻   女性の役割   女性报刊   女性角色   清末民初报刊   清末民初新闻   文学史料   清末民初雑志   女性雑志  
描述: 中国近现代报刊中蕴含有大量的以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为主体的文学史料,乃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主要史料来源之一。然而在五四新文学产生之前,中国近现代报刊即早已发车刃,这批报刊内容与价值如何?与历史和文学有何关条?值得探讨。为集中研究主题,本文拟先从着录清末至五四前期报刊之目录、报刊通览中搜罗整理出与女性报刊相关之资料,再钩皮资料中发刊辞、论述、专栏等相关言论,结合此段时期历史,冀自零金碎玉中勾勒女性报刊在此政治、文化多变时期呈现女性有哪些新角色的产生,以及旧有角色坛变情形,进而了解报刊与女性文学的发展有何关条。
缅甸女作家与20世纪缅甸文学
作者: 尹湘玲   来源: 东南亚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缅甸文学   短篇小说集   女性生命   加尼觉玛玛礼   文学传统   小说史   文化心理   女性命运   秀玛瓦   德钦哥都迈  
描述: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是东方社会历史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 ,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最尖锐、最激烈的时期。当时相对先进的西方文化不仅对东方各国的文化结构、文化心理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给东方文学的革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缅甸文学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在西方文化文学及其民主思想的强烈影响下 ,在文学性质、内容、形式、语言的深刻变革和新旧交替中跨入了 2 0世纪 ,开始了民族新文学的历史进程。悠悠百年过去了 ,缅甸文学在经历了短暂的近代转型期后进入现代 ,并从现代文学的初创
< 1 2 3 4 5 ... 60 61 6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