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中西方女性文学主题思想与写作手法异同
作者: 曾妍   谢剑玲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手法   比较   中西方女性文学   意义   主题思想  
描述: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女性的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了出现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比较的方面有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当然,同为女性文学,本文也提到两者的共同之处。最后,文章指出了将中西方女性文学进行比较的积极意义。
论叶小鸾和她的诗歌创作
作者: 林晓玲   来源: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小鸾   诗歌   晚明  
描述: 晚明时期,吴中女性文学兴盛。出生于午梦堂文学世家的叶小鸾以其富有才气的文笔为后人称道。诗人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诗歌,内容主要分为咏怀诗、咏物诗和题画诗,总体风格尚情贵真,哀感雅致,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紫色》看爱丽斯·沃克的女性观
作者: 谢剑玲   曾妍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色   爱丽斯·沃克   女性主义   姐妹情谊  
描述: 艾丽斯·沃克1983年曾随美国女作家代表团来华。除《紫色》及一两个短篇外,艾丽斯的其他作品在中国译介不多。她的最新小说是《在我父亲微笑的光芒下》(1998),该小说采用了多重的叙事角度,讲述了性与精神、父亲与女儿的关系,尤其剖析了几代人的不同观念。评论界的反应不是很热烈,可见艾丽斯·沃克还没有成功地超越自我。但不管是她自己还是别的黑人女作家,超越《紫色》本来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所以《紫色》在今天大家还在读。她在其小说《紫色》中鲜明地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观和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互助精神——姐妹情谊。为黑人
阅读女性•女性阅读-沈善宝《名媛诗话》的女性建构
作者: 鍾慧玲   来源: 东海中文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建构   Women   沈善宝   shihua   Shanbao   名媛诗话   女性阅读   Dynasty   Reading   清代   女作家   Qing   Shen   Female   Mingyuan   Formation   Writer  
描述: 清代女作家沈善寶《名媛詩話》是清代最爲完整的女性詩話專著。本文援用「女性閱讀」的概念,指出著者閱讀經驗與其鮮明的性別意識以及豐富的生命經驗相呼應,進而探討其對女性的建構。首先揭示《名媛詩話》建立女性文學場域的意義,在於串聯了女性作家的譜系,並展現了女作家書寫的力量。其次分別探論其所呈現之女性共同的處境與命運、別具襟懷器識的女性圖譜,以及遵守婦德闡揚女教的女宗典範。沈善寶全面肯定女作家的作品,建構了才、識、德三者皆備的理想女性。不但建構了清代女性自己的文學體系,也呈現了女性在蛻變的里程中她們自己的面貌。
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邹慧玲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描述: 本文主要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特别是二十世纪后半期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对海外华人女作家严歌苓小说中三类最典型的女性形象的分析,着重考察她在其三个创作阶段(国内创作阶段、国外创作阶段、近期创作阶段)中创作心态、创作特点的变化及其笔下女性形象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研究认为:严歌苓力图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塑造女性形象,使其笔下女性形象超越父权文化强加于上的种种不无虚伪的特点,还原女性本真,使其呈现多样化的特色。同时,严歌苓执着于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以由下至上的视角洞察历史真相,达到
清代“仿聊斋”文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研究
作者: 张金玲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清代“仿聊斋”文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研究
威拉·凯瑟《阿,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亚》中的女性人物研究
作者: 韩冬玲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拓荒者   亚历山德拉   《啊   威拉·凯瑟   安东尼亚   《我的安东尼亚》  
描述: 威拉·凯瑟(1873-1947)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她一生笔耕不辍,共计发表了十二部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诸多散文和诗歌等,但为她带来卓越声誉的则是长篇小说“内布拉斯加小说系列”(Nebraska Novels),其中《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亚》是最著名的代表作,着力描摹了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边疆生活。凯瑟的作品一直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并受到批评家们的持续关注,他们从多种角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探讨了其中所反映的历史、文化、民族融合、人与自然、女性,乃至凯
沈从文与川端康成比较研究
作者: 张玲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学比较   民族文化   川端康成  
描述: 沈从文与川端康成作为东方国度的中国和日本的两位文学巨子,在各自营造的文学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审美追求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文学全球化的语境之下,对这两位同在20世纪产生广泛影响的中日作家进行比较研究,具有明显的文学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从两位作家艺术世界的类似性入手,深入发掘并探讨他们在心理趋向、思想感情、精神境界、审美追求上的共通性和差异性。第一章论述他们在作品中抒写的深邃的人生哲理,以爱与美、死亡、民族历史等人类共同母题为视点,挖掘他们对人类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的趋同性思考。第二章把他们纳入后现代
解读女性时尚类期刊的矛盾话语表达
作者: 刘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刻板印象   符号   女性时尚杂志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新一轮市场开放、经济增长以及中国社会的分化分层,一批与西方合作的女性时尚杂志迅速而广泛地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白领女性,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女性时尚杂志也因在“美丽”的名义下过度倡导消费被诟病为“定位模糊、充斥着白领女性生活指南与奢侈消费导购的平庸刊物”,而于2007年全新改版的《悦己SELF》杂志,以倡导中国女性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宗旨,提倡快乐、无压力的精神状态,鼓励并帮助中国女性寻找自身的最佳状态,表面上看,《悦己SELF》杂志似乎不落俗套,是帮助女性追求自身最佳状态的快乐读
男权社会里女性的悲惨命运
作者: 李玲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觉醒》   凯特·肖班   命运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美国19世纪女作家凯特·肖班(1850-1904)的作品《觉醒》(1899)。这部作品深刻的描绘了19世纪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婚姻家庭生活以及在男权社会下女性对于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以往的很多研究都把重点仅仅放在了小说中女主角的分析上,对爱德娜的精神、意识及性等各方面的觉醒都作了深入的分析。但是,本文从小说中的三位女性阿黛尔,雷西和爱德娜入手,分别论述了她们的生存状态和思想状态,从而揭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及她们的悲惨命运。19世纪的美国社会在女性的身上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