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卡夫卡母亲与其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渊源
作者: 张玲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夫卡   母亲   女性  
描述: 卡夫卡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一反西方历来的文学传统,大都具有懦弱、顺从、女性特质被男性社会异化等特征,这一文学典型与卡夫卡本人的经历有莫大关联。从存在论心理学角度来看,卡夫卡生命中第一位女性(即母亲)在卡夫卡童年与成年时期,未能给予其完整的母爱,也未能在专制粗暴的父亲面前充当独立的力量保护他。母亲所投射的痛苦经历使得懦弱、顺从的女性形象成为卡夫卡印象中女性形象的典型,并成为其创作的原型。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 王美玲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女性形象  
描述: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一部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巨著。司马迁不仅刻画了帝王、将相、商人、医生等众多人物形象,还描写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或人性扭曲,或以坚强睿智流芳,或具有传奇的色彩。司马迁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尊重了女性,将自己进步的人格观融入《史记》之中,不同性格特征的女性人物脱颖而出。
大胆热烈的女性形象质朴自然的男女情爱
作者: 陈惠玲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情美   诗经   女性  
描述: <诗经>中反映爱情婚姻的诗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诗经>爱情诗中的女主人公性情的率真和大胆泼辣之性情美,再现那些鲜活的女性形象,展示西周时代质朴自然的男女情爱.
女性与和谐社会——日剧《冷暖人间》中女性形象群解读
作者: 袁西玲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角色认同   女性形象群  
描述: 为了研究日本女性传统角色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认同变化过程,以日剧《冷暖人间》中女性形象群为研究文本,从女性争取自主性和话语权的视角思考参与社会工作、回归家庭对女性自我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的意义。提出东方女性可通过行动提升其话语权来争取自主性发展,从而获取新的主体认同空间,彰显女性在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中独特的能动作用。
海明威两篇短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 李玲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   海明威   回归传统  
描述: 几十年来,人们似乎对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更感兴趣,但是由于当代女权运动的高涨,女性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关注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有的人认为海明威是个男性至上主义者,他笔下的女性通常是为男性而服务的,这种说法无疑对海明威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今,女性主义早已渗入到了文学领域,因此,重审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是非常必要的。
民歌《木兰从军》反映的反传统女性形象
作者: 韩志玲   来源: 当代教研论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传统女性形象   民歌《木兰从军》社会语言学  
描述: 中国民歌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如同一本史册,承载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民歌的歌词理应成为社会语言学关注的热点,但是目前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的歌词研究还很少。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解读民歌《木兰从军》的歌词中体现出来的反传统女性形象。
论丁玲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蜕变
作者: 赵爱玲   来源: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   自我   克服弱点   解放   女性  
描述: 女性作为封建社会的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底层,多数女性在压迫中变得麻木,只能默默忍受。“五四”思潮引起女性思想萌动,开始不断追求自我,从无助、无奈、逃避,寻找不到自由出路,到被动投身大众事业,再到主动投身解放革命道路,最后克服自身弱点,摆脱封建流言,以一个成熟女性革命者的身份参与革命事业,过程虽然异常艰难,但女性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思想不断升华,最后完成整体形象蜕变。
青岛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宫爱玲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女性形象   青岛民间故事  
描述: 青岛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瑰丽多姿,内涵丰富.龙女、狐女、恶嫂女、巧女、圣母女、花仙女这几类女性形象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她们蕴含了青岛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
青岛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宫爱玲   来源: 西江月·中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女性形象   青岛民间故事  
描述: 青岛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瑰丽多姿,内涵丰富。龙女、狐女、恶嫂女、巧女、圣母女、花仙女这几类女性形象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她们蕴含了青岛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
乱世中的“荆棘鸟”——比较分析姚木兰与斯嘉丽的女性形象
作者: 周玲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无论是清朝灭亡后的北平还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的任何一个城市,都覆盖着战争的阴霾与无奈。然而,姚木兰与斯嘉丽都是在这样躁动不安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她们都出身于富贵的家庭,也同样都经历过动荡的年代,也曾生活在战争时期,体验旧制度的摧毁和新制度建立的交织。同时也因这些环境的影响,她们的性格也在不断地变化、成长,最终走向成熟。她们各自都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形象。本文旨在比较分析姚木兰与斯嘉丽的形象,从而更多地了解两
< 1 2 3 ... 5 6 7 ... 39 40 4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