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刘亦菲被扑倒”事件谈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金玉玲   来源: 视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刘亦菲被扑倒”事件   女性形象  
描述: 刘亦菲在粉丝见面会,被男粉丝扑倒在地。这条娱乐新闻火爆了微信朋友圈、微博及各大娱乐网站。但在这篇新闻报道中,媒体聚焦的不是刘亦菲的伤情、情绪等,而是更多地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来审视此事件,缺乏对女性形象的人文关怀。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玲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金钱   爱情   女性形象  
描述: 张爱玲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闪烁着独特光彩,其方式之一是塑造独特的女性形象。同样是写女性一生摆脱不了的情和爱,却把她们紧紧地镶嵌在人情世故和社会风俗这一大框架中去描绘。有悠悠的情、绵绵的爱,更多的还是普通生命本身负载着的深刻的人性内容。
马拉默德笔下的新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李宝玲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拉默德   新女性形象   重塑自我  
描述: 马拉默德对于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在犹太男性作家中独树一帜,改变了以往犹太男性作家对于女性人物形象扁平化的塑造方式,解构了男权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传达了第二代犹太移民新女性重塑自我的集体之音
论宗璞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女性形象
作者: 徐美玲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渡记   女性情感   人生道路   女性世界   婚姻爱情   萧素   宗璞   知识女性   三生石   《红豆》  
描述: 著名女作家冰心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1]的确,女性较之男性,感情丰富,心思细腻,有着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有人曾讲,没有女性便
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无名的裘德》:重释淑·布莱德赫的传统女性形象
作者: 张自玲   来源: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颠覆   传统   遏制   新历史主义   女性形象  
描述: 新历史主义围绕其核心问题"颠覆"与"遏制"这两个悖论式的概念,窥视到文学参与政治实践的复杂性。将这一理论用于解读文学作品,在丰富、深化传统文学的同时也拓宽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视野。本文将在"颠覆"与"遏制"这一悖论中读出女主人公淑的颠覆意识之外与主流意识共谋的一面,揭示其在基督精神横行的社会中走不出的女性困境,重释其传统的女性形象。
青岛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宫爱玲   来源: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女性形象   青岛民间故事  
描述: 青岛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瑰丽多姿,内涵丰富。龙女、狐女、恶嫂女、巧女、圣母女、花仙女这几类女性形象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她们蕴含了青岛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
试论达·芬奇油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爱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女性美   米开朗基罗   蒙娜丽莎   文艺复兴时期   画面   作品   女性形象   肖像画   中世纪  
描述: 一、引言提到《蒙娜丽莎》,相信即使是对西方油画一知半解甚至不甚了了的人,也耳熟能详。这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塑造了一位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的女性形象。也许连达·芬奇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幅小型油画作品竟创下了西方油画历史的记录。作为一幅普通的人物半身像,单从尺寸和形式来看,《蒙娜丽莎》都不足以和达·芬奇其他的作品相媲美,甚至和同时期米开朗基罗的巨幅油画相比较,它都显得捉襟见肘、尺幅单薄,然而画面中究竟蕴藏了什么力量,让人们趋之若鹜、流连忘返呢?大抵是画面中那独特的女性形象吸引了后世的人们。
以《蚀》为代表分析茅盾小说中的时代女性形象
作者: 李玲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征   茅盾小说   原因   时代女性  
描述: 茅盾在其小说世界中塑造了一个个具有现代化、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有着异于传统女性的鲜明特点,她们被称为时代女性,大多沐浴在“五·四”运动中,借“五·四”运动获得新思潮的洗礼。在走向解放和革命的道路上,因不同的性格、经历、理想和结果使她们成为各具特色的群体,这些女性展现出的独特魅力,构成了茅盾小说的独特艺术创造。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作者: 张玲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在凯瑟琳·曼斯菲尔的小说创作中极其关注女性世界,在她的作评中大多数主题都是关于女性的,短篇小说也不外如是。在她的许多短篇小说中的主角和关键人物都是女性。曼斯菲尔德描写了许多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命运的女人的故事,描写他们独有的心理和心路历程谱写成了一幅生动、完整的女性生命、世界之歌。本文通过浅析曼斯菲尔几部小说作品中女性形象,以了解其短篇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的特点以及她对女性的观点。
苏区红色歌谣里的女性形象
作者: 余慧玲   来源: 唐山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苏区红色歌谣,是苏区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此艺术形式的主要创作及实践主体——苏区妇女,在传播革命歌谣的同时,也让自己温柔贤能、勇敢顽强,独立自主而又深明大义的形象在歌谣中变得熠熠生辉,成为民间文学宝库里的一道风景。苏区红色歌谣,是促进革命事业发展的重要艺术形式。它手法通俗,创作群体广泛,既传承了客家与民间文
< 1 2 3 4 5 6 ... 39 40 4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