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择业观念的错位与“就业难”
-
作者:
王兰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性择业观念的错位与“就业难”
-
在全社会加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教育
-
作者:
王着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在全社会加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教育
-
上海妇女半月概况
-
作者:
王美娣
来源: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广平
上海妇女
中外妇女
中国妇女
女子大学
同胞姐妹
妇女生活
群众团体
中国军队
亚路
-
描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在8月13日又悍然进攻上海,企图征服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上海人民抗日热情极为高涨,先后成立了文化、妇女、职业、学生等界的救亡团体。由于中国军队西撤后,上海受日军包围,陷入"孤岛"。《上海妇女》杂志社是江苏省委妇女运动委员会领导下的一个抗日救亡群众团体。它于1938年4月20日创刊《上海妇女》半月刊,共出版四卷总40期,每月出版二期。编辑兼发行人蒋逸霄,参加编辑的还有姜平
-
台湾女性文学中的母性审视
-
作者:
王列耀
来源: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母亲神话
美学风格
女作家
人性
廖辉英
传统文学
表现方式
台湾女性文学
高度重视
-
描述:
台湾女作家的创作中,一个原本面貌与性格都比较单纯的角色——母亲受到高度重视。(1)出现异样的母亲类型与多样化的母性。50年代初,台湾女作家创造的母亲形象与母性内涵较单纯。60年代前后开始变化,出现
-
也是女性文学,也有鲜明特色——“十七年”女性文学论
-
作者:
王春容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十七年
英雄形象
新中国
冰心
人生追求
女性文学研究
三十年代
儿童文学
战士
-
描述:
1 在女性文学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十七年”似乎没有女性文学,至少从主体意识到创作实际都未能显示出鲜明的女性文学特征,作为女性文学创作队伍的女作家群也没有形成……。的确,“十七年”没有象“五四”以后和新时期那样形成女性文学的高潮。但
-
也是女性文学,也有鲜明特色:“十七年”女性文学论
-
作者:
王春容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十七年
英雄形象
新中国
冰心
人生追求
女性文学研究
三十年代
儿童文学
战士
-
描述:
1 在女性文学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十七年”似乎没有女性文学,至少从主体意识到创作实际都未能显示出鲜明的女性文学特征,作为女性文学创作队伍的女作家群也没有形成……。的确,“十七年”没有象“五四”以后和新时期那样形成女性文学的高潮。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