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国产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历届金鹰奖获奖作品为例
作者: 王静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固化   嬗变   女性形象  
描述: 从1958年《一口菜饼子》播出至今,电视剧在我国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50多年的发展使得电视剧成为最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电视剧的一支,家庭伦理剧因其关注平民生活、直面社会现实的特点,深受观众的追捧,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收视热点。家庭伦理剧,也被称为“女人剧”,一方面是因为它深受女性观众的欢迎;另一方面是由于剧情基本都是围绕女性而展开。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家庭伦理剧对女性格外关注,塑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热议,因而研究国产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形象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本文从微
对抗男性历史——艾德里安娜·里奇《狂野的耐心带我远行》之误读策略
作者: 王盼盼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艾德里安娜·里奇   哈罗德·布鲁姆   《狂野的耐心带我远行》   强劲诗人   误读  
描述: 艾德里安娜哩奇(1929-2012)是美国重要的女性主义诗人、批评家和散文家。她丰富多产的作品在文学界广受赞誉,这一点恰恰说明了她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美国诗人,更是哈罗德·布鲁姆误读理论下的“强劲诗人”。位列“强劲诗人”之一意味着无论是在诗歌技艺上还是思想深度上,相对于前辈而言里奇都有很大的突破。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里奇是如何获得心理和美学上的双重权威的?诗集《狂野的耐心带我远行》是里奇历经四年的呕心沥血之作。本文立足于这样一个问题,以该诗集为研究对象,研究里奇迈向“强劲诗人”之路所采取的策略问题。在哈罗德·
张资平情爱小说模式及价值新论
作者: 王灵艳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模式   情爱小说   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  
描述: 长期以来,张资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基本上是被忽略乃至被遗忘的人物,虽然对于他的研究也曾经掀起过一阵小高潮,但是研究多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内,更多的是对于他作品的批评。新时期对于张资平的小说也有了一些新的突破,但还是有广大的待探索空间。本文突破前人的研究范围,首先把张资平的文学成果和其他文人相比较,寻找到张资平小说的理论源头——周作人以性解放为核心的妇女解放说。然后在这个理论指导下,阐述了张资平情爱小说的“一女多男”模式的独特意义。在这种以女性为本位的模式下,张资平笔下的女性寻找的是灵肉合一的爱情,在这个理想爱
论王国维《人间词》的悲剧意识
作者: 王燕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间词   悲剧   王国维  
描述: 王国维先生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哲学、美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人、国学大师,作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学者,他是我国最早运用西方文学、哲学、美学观点和方法来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首开风气者。王国维在《人间词》里塑造了一个充满悲苦的世界,折射的是王国维的悲剧意识。王国维深谙人生的苦痛,这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受的教育、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人间词》是王国维在1904年一1920年这17年间创作的词,共115首。本文主要研究王国维的生平经历和悲剧思想之间的关系,分析《人间词》悲剧意识存在的根
女性主体的颂扬:论亦舒的小说创作
作者: 王雷雷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薪酬   女性意识   道德   话语权  
描述: 本文以亦舒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小说文本出发,来探究亦舒写作中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论文将从三个部分进行深入阐述。第一部分从婚姻与家庭中的两性关系入手,从亦舒对家庭与婚姻中女性地位的态度展开,来讨论女性在家庭和婚姻状态下的两性关系中如何获得较高的地位和主体性的价值归属。其中,亦舒强调了薪酬的重要作用。在她看来,薪酬是女性取得话语权并获得较高的利益的必要条件。第二部分将以典型的女性形象为案例分析,揭示亦舒在作品内外所强调的绝对的女性主体地位。亦舒所强调的女性的主体地位带有强烈的颠覆色彩。在处理两性关系问题时,亦
我国女性杂志中的男性形象分析:以《家庭》《女友·校园》《澜》为例
作者: 王婧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杂志   内容分析  
描述: 以女性读者为目标受众,以女性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女性杂志,在诞生之初便是传达女性话语的重要平台。当下,女性杂志进一步细分,在内容和定位上各放异彩,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媒介力量。女性杂志的繁兴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关注,由此涌现出数目繁多的相关研究。其中,以社会性别理论和性别刻板印象为视角,探讨女性杂志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占据很大比重。然而,这类研究往往仅将目光定位于女性杂志呈现女性形象时所受的影响,而对其中男性形象所受的影响关注不足。本文从微观的视角,抽样选取1999-2009年间的《家庭》、《女友·校园》和200
论苏童女性书写下对人性的思考
作者: 王永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童   意象主义   对抗冲突模式   女性书写   人性思考  
描述: 苏童是成名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当代作家,由于他对女性的成功书写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他的女性书写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关于苏童的研究数量繁杂,但对其女性书写下的关于人性的思考研究不多,所以本文尝试对此加以研究。<br> 本文从三个部分展开:<br> 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苏童在女性书写中叙事策略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苏童在女性书写中运用的叙事技巧。本部分从妓女化人物设置、非历史化的表达、女性-女性的对抗冲突模式和意象主义表现手法四个部分来解析苏童女性书写的叙述模式。通过解读文本得
啼血的歌唱:论《荆棘鸟》中的宿命论
作者: 王小雪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荆棘鸟》   抗争   宿命论  
描述: 荆棘鸟这本小说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Colleen McCullough)的代表作。该小说自1977年一经问世以来,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在文学界,荆棘鸟被比作是澳大利亚的飘。作为一本惊世之作,该书以爱和命运为主题,通过对克里利家族三代女性的生活和情感经历的描写,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本论文以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运用宿命论的相关理论,尝试揭示小说带有浓厚的宿命论的思想。一方面,本论文从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以及所运用的文学方法入手,进行深入分析,来揭示小说
Paradox: Maintenance and Subversion of Feminism in The Thorn Birds
作者: 王萱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话语   《荆棘鸟》   女性主义  
描述: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林·麦卡洛(Colleen McCullough)的代表作《荆棘鸟》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家世小说,讲述了1915-1969年间克里利一家三代女性的情感和人生经历。小说中四位女性人物各自的经历和命运成为不同历史时期澳大利亚女性成长的真实写照。本论文主要以女性人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相关理论,从主体性和话语的角度解读小说中女性主义的思想。论文认为女性一方面在恶劣的自然社会环境中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坚定的爱情追求为其赢得了主体地位,同时女性表现出对男性主流话语的反抗,两者论证了女性主义基调的维
论碧翠克斯·波特动物故事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作者: 王莹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碧翠克斯·波特   维多利亚时代   动物故事   女性主义思想  
描述: 《彼得兔的故事》的作者碧翠克斯·波特(1866-1943)享誉世界,是英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她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为动物故事,文字间穿插作家自绘的精美水彩图画,既益于叙事,又不乏绘画艺术之绝妙,让无数小读者们和他们的父母皆爱不释手。目前为止,国内只有一篇学术论文提及到了碧翠克斯·波特这位英国杰出儿童文学作家。国外只有少数文学批评家将碧翠克斯·波特的动物故事作为严肃的文学作品进行批评,而且关于她的研究仅集中在其文学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和其在英格兰北部湖区的生活经历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然而,本文
< 1 2
Rss订阅